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5年1-7月中国通信行业运行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5-10-10  浏览:


 

  一、电信业务总量与电信主营业务收入


  1、电信业务总量和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小幅回落。2015年7月份,全国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927.8亿元,同比增长27.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12.8个百分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974.7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与上月持平,但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


  2015年1-7月,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548.1亿元,同比增长23.8%,比1-6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升0.6和8.8个百分点,继续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688.3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比1-6月下降0.3个百分点;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与电信业务总量收入增速差距由6月的20.9个百分点上升为21.8个百分点,且远大于上年同期的8.4个百分点。


  表 1 2014年7月-2015年7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时间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2014年1-7月6925.46.6
2014年1-8月7924.16.2
2014年1-9月8864.85.6
2014年1-10月9755.44.7
2014年1-11月10643.54.3
2014年1-12月11541.13.6
2015年1月884.22.9
2015年1-2月1750.72
2015年1-3月2769.32.9
2015年1-4月3746.23.1
2015年1-5月4737.52.8
2015年1-6月5713.72.3
2015年1-7月6688.32


  注:收入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


  图 1 2014年7月-2015年7月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和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趋势

 


  2、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结构


  话音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2015年1-7月,话音业务收入实现21732.7亿元,同比下降26.7%,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5.2个百分点,但比1-6月缩小0.4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降至32.5%,比上年同期回落10.3个百分点。移动话音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过快且占比回落幅度大是导致话音业务增速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非话音业务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1-7月,非话音业务实现收入4514.6亿元,同比增长14.0%,增速比上年同期和1-6月分别回升0.5和0.8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7.2%提高至67.5%。其中,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899.7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1-6月回升0.2个百分点,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回落至13.5%;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1795.6亿元,同比增长39.2%,增速比1-6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1.3%提高至26.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6.5个百分点。


  图 2 2014年7月-2015年7月话音和非话音业务收入占比及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1-7月,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实现4954.0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1-6月回落0.5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达到74.1%,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移动本地、长途和漫游等移动话音收入降幅均超过14.0%,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降至38.9%。固定通信业务实现收入1734.3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5.9%,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


  图 3 2015年7月移动和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3、电信主营业务分地区收入结构变化


  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增速继续保持领先。2015年1-7月,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3.0%、4.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2.7、2.8、2.0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收入占比比上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但依然高达54.1%。


  图 4 2014-2015年同期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二、用户发展情况


  1、电话用户规模与结构


  电话用户持续流失。2015年1-7月,全国电话用户累计流失83.2万户,总数降至15.3亿户;同比增长0.9%,比上年同期和1-6月份分别下降3.2和0.1个百分点。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少933.6万户,总数降至2.4亿户,同比下降6.6%,降幅比上年同期和1-6月份分别扩大1.0和0.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净增850.3万户,总数达到12.9亿户,同比增长2.5%,增速比上年同期和1-6月份分别下降4.1和0.1个百分点。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移动电话用户增长乏力,导致电话用户增速持续下滑。


  图 5 2013年7月-2015年7月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话用户总数各月新增数量比较

 



  图 6 2015年7月全国电话用户总数构成情况

 

 



  2、固定电话用户


  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加速流失。2015年1-7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累计减少933.6万户,总数降至2.4亿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累计净减826.3万户,总量降至6488.8万户,流失用户数比上年同期增加297.0万户,用户流失加剧;城市固定电话用户数累计净减107.2万户,总量降至1.8亿户,流失用户数比上年同期减少365.9万户,总体呈放缓趋势。


  表 2 2015年7月各类固定电话用户增长情况比较

指标名称单位本月末到达比上年末净增本月净增
固定电话用户合计万户24009.5-933.6-150.2
城市电话用户万户17520.7-107.2-51.2
农村电话用户万户6488.8-826.3-99


  图 7 2013-2015年同期各月新增固定电话用户数比较

 


  3、移动电话用户


  移动电话用户增速持续回落。2015年1-7月,移动电话用户净增850.3万户,净增数仅为上年同期的24.8%,总数达到12.9亿户;同比增长2.5%,增速比1-6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和4.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的占比达到84.4%,受高基数因素影响,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移动电话用户增速还将持续放缓。


  图 8 2013-2015年同期各月新增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比较



  移动宽带用户占比超50%,4G用户规模超2.5亿。在4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手机终端日益完善、企业促销力度持续加大等因素推动下,市场呈现2G和3G用户向4G升级的趋势。2015年1-7月,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累计净增1.1亿户,总数达到7.0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53.7%,比上年同期和1-6月分别提升14.3和1.9个百分点。其中,4G用户保持高速增长,累计净增1.5亿户,7月当月净增2505.1万户,总数达到2.5亿户;3G用户加速向4G用户转换,累计流失4117.3万户,7月当月流失436.7万户,总数降至4.4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渗透率下降到34.3%;2G用户累计减少10355.9万户,总数下降至6.0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降至46.3%。


  图 9 2014年7月-2015年7月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及渗透率变化趋势

 



  4、基础电信企业的互联网接入用户


  宽带用户提速升级效果显著。2015年1-7月,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762.3万户,达到2.1亿户,同比增长5.4%,增速比1-6月回升0.8个百分点。“宽带中国”战略继续稳步推进,宽带提速效果显著,主流固定宽带接入速率逐步从4Mbps升级至8Mbps。其中,8M以上宽带用户比上年末净增3433.4万户,总数达到1.2亿户,占宽带用户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0.4%提升至55.9%;xDSL用户比上年末减少1974.3万户,占宽带用户比重下降至33.5%;宽带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光纤接入的普及,光纤接入FTTH/0用户比上年末净增2569.0万户,比上年同期净增数高79.1%,总数达到9400.6万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45.2% 。


  图 10 2013年-2015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各月净增数量比较

 



  手机上网用户规模大幅增长。2015年1-7月,移动互联网用户累计净增6220.6万户,用户总数达到9.4亿户,同比增长7.5%,增速比1-6月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在4G用户爆发式增长、流量资费下降和智能手机普及等因素带动下,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数再创新高,总数达到8.9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0%,比上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三网融合”业务稳步推进,IPTV用户累计净增630.0万户,总数达到3993.7万户。


  表 3 2014年7月-2015年7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变化趋势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万户)比上年末净增(万户)当月净增(万户)
2014年1-7月87220.96464.61103.7
2014年1-8月87948.47192.1727.5
2014年1-9月87126.76370.4-821.7
2014年1-10月87412.66656.4285.9
2014年1-11月86973.36217-439.3
2014年1-12月87522.16765.9548.8
2015年1月88014.1492492
2015年1-2月88339.7817.5325.5
2015年1-3月89983.52461.31643.8
2015年1-4月88997.51475.3-986
2015年1-5月895942171.9696.5
2015年1-6月90515.32993.2821.3
2015年1-7月93742.76220.63227.4


  表 4 2015年7月互联网接入用户增长情况

指标名称单位本月末到达比上年末净增本月净增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20810.7762.3109
其中:8M以上用户万户11633.23433.4574.1
FTTH/0用户万户9400.62569393.7
移动互联网用户万户93742.76220.63227.4


  图 11 2013年7月-2015年7月宽带、xDSL用户同比增长趋势比较



  三、业务开展情况


  1、电话业务量完成情况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业务量持续收缩。2015年1-7月固定本地电话通话时长为1347.3亿分钟,同比下降12.9%;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0.8个百分点,但比1-6月扩大0.3个百分点。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为287.6亿分钟,同比下降7.9%;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8个百分点,但比1-6月扩大0.3个百分点。


  移动通话业务量持续下滑。受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放缓和互联网应用的持续冲击,移动话音业务量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1-7月,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16654.1亿分钟,同比下降2.5%,降幅比1-6月扩大0.1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2.1%。其中,移动非漫游去话通话时长同比下降3.2%,降幅与上月持平;国际漫游和港澳台漫游去话通话时长分别下降7.4%和9.1%,降幅比1-6月分别扩大1.6和1.8个百分点;移动国内漫游去话通话时长继续快增长,同比增长3.1%,但增速较1-6月下降0.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通话量和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趋势继续反转,虽然移动电话用户数仍保持微增长,但移动电话通话量已连续七个月同比负增长。


  表 5 2015年7月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通话量比较

指标名称单位本月末到达比上年同期净增(%
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合计亿分钟1347.3-12.9
固定长途电话通话时长合计亿分钟287.6-7.9
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合计(含本地)亿分钟16654.1-2.5


  图 12 2015年7月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通话量累计同比增速比较

 


 
  图 13 2013年7月-2015年7月固定电话、移动电话通话量同比增长趋势比较

 



  2、移动短信业务量发送情况


  移动短信业务量持续下滑。移动短信业务受互联网应用业务替代影响继续下滑。2015年1-7月,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仅完成4188.7亿条,同比下降5.6%,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12.1个百分点,但比1-6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由移动用户主动发起的点对点短信量同比下降21.6%,占移动短信业务量比重下降至40.6%,比上年同期占比下降8.3个百分点。移动彩信业务量则同比下降0.2%,发送总量为370.6亿条。受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微信等新型即时消息类应用不断取代短信业务,短信作为用户间沟通工具的作用进一步减弱。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加速下滑。2015年1-7月,移动短信业务收入为240.0亿元,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3.0个百分点,但比1-6月扩大1.3个百分点。


  表 6 2014年7月-2015年7月移动短信发送量变化趋势

 移动短信业务量(亿条)累计同比增长(%当月短信量(亿条)
2014年1-7月4436.6-17.7647.6
2014年1-8月5061.6-17.9625
2014年1-9月5725.6-17.9664
2014年1-10月6350.9-17.5625.3
2014年1-11月6979-16.1628
2014年1-12月7630.5-14.4651.5
2015年1月609.5-17.1609.5
2015年1-2月1232.7-2.6623.3
2015年1-3月1835.9-2.7603.1
2015年1-4月2418.8-3.6582.9
2015年1-5月3016.8-4.1598.1
2015年1-6月3612.2-4.7595.4
2015年1-7月4188.7-5.6576.5


  图 14 2014年7月-2015年7月移动短信累计发送量、增速变化趋势

 


  3.移动互联网业务量


  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330.9M,手机上网流量连续7月翻倍增长。受4G移动电话用户快速增长、4G套餐资费价格不断下调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继续爆发式增长。2015年1-7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20.2亿G,同比增长95.3%,增速比上年同期和1-6月分别提高39.2和1.7个百分点;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30.9M,同比增长85.1%。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8.2亿G,连续7月实现翻倍增长,占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的90.1%,成为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期,全国固定互联网使用量也保持较快增长,固定宽带接入时长达28.3万亿分钟,同比增长22.7%。


  表 7 2014年7月-2015年7月移动互联网流量变化趋势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万G累计同比增长(%当月接入流量(万G
2014年1-7月103630.356.117009.1
2014年1-8月121343.656.217713.3
2014年1-9月139936.657.218593
2014年1-10月16050058.620545
2014年1-11月182135.560.321653.8
2014年1-12月206231.362.924095.8
2015年1月24674.78624674.7
2015年1-2月48405.885.523731.1
2015年1-3月76398.287.927992.4
2015年1-4月104637.589.928239.3
2015年1-5月135416.791.630779.2
2015年1-6月167690.4 93.6 32273.8
2015年1-7月202358.695.334668.1


  图 15 2014年7月-2015年7月移动互联网流量累计接入量、增速变化趋势

 

 

 


  四、主要基础电信上市公司运营情况


  1、电信市场总体竞争格局


  从移动用户存量市场来看,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截至2015年7月,中国移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占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63.0%、22.2%、14.8%。


  图 16 2014年7月-2015年7月三家上市公司移动用户市场份额趋势

 

 


  注:某公司市场份额=某公司用户数量/各公司用户数量之和*100%。

 


  从移动用户增量市场来看,2015年7月,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用户平稳增长,新增用户数达到82万户;中国联通用户持续流失,减少了89.3万户;中国移动新增用户放缓,仅增157.9万户;通信用户市场趋于饱和,行业整体新增用户增速趋缓,移动用户共新增150.6万户。

 


  图 17 2013年-2015年同期三大上市基础电信公司新增移动用户占比情况

 

 



  图 18 2013年7月-2015年7月三大上市基础电信公司新增移动用户数走势比较

 

 


  注:某公司新增用户市场份额=某公司新增用户数量/各公司新增用户数量之和*100%。

 


  受中国移动4G商用推广、电信市场FDD牌照落后于TDD牌照发放的影响,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用户增长带来瓶颈,加剧了电信市场不均衡发展趋势。截至2015年7月底,中国移动4G用户数达2.1亿户,而行业整体4G用户数为2.5亿户。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已获得FDD牌照,未来4G市场不均衡发展形势有望得到缓解。


  2、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4G用户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7月份,中国移动用户新增157.9万户,总用户达到81877.5万户。其中,3G用户持续向4G转化,当月流失492.0万户,总数降至20989.5万户;4G网络服务的TD用户数达到20881.4万户,当月新增1915.2万户,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状态。

 


  图 19 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国移动各月新增用户及3G和4G用户数量


 

 

 


  3、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新增用户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7月,中国电信新增移动用户82万户,总用户达到19226万户。其中,3G/4G用户总数达13290万户,当月新增3G/4G用户190万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持续稳定增长,主要是因为LTE混合组网试验逐步展开效果初显,加之2月份获得了FDD牌照,发展了大量移动宽带用户。


  2015年7月份,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流失87万户,总用户降至13848万户。宽带用户净增50万户,总用户达到11006万户。

 


  图 20 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国电信各月新增移动用户和3G/4G用户数量

 


 


  4、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用户持续流失。2015年7月,中国联通流失用户89.3万户,连续6个月出现用户流失,总用户降至28841.4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用户净增507.3万户,用户总数达到16286.1万户。


  2015年7月,中国联通固定电话用户减少70.2万户,总用户数为7772.5万户;宽带用户净增加46.6万户,总用户达到7105.6万户。

 

  图 21 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国联通移动用户与移动宽带用户各月净增数量比较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通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