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11月我国社会、工业用电量数据及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12-21  浏览: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1-11月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11月全社会用电量38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1%,较10月份用电量增幅11.35%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这已是社会用电量增幅连续第二个月放缓。此外,11月工业用电量的增幅也从10月份的12.83%下滑到10.13%。

 


  经济增速回落?


  有分析人士认为,11月社会总用电量与工业用电量增速双双回落,印证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单月用电量的下降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用电量下降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去年这个月上升很多,那今年同比就会下降;也可能有些地方拉闸限电,有些地方经济受到了影响。经济放缓可能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能反过来说用电量下降说明经济放缓。”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表示:“现在的经济形势首先反映了国际大环境,其次是我们主动进行调整的结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要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非常强调结构性调整的因素。”


  经济结构调整?


  11月工业用电量的增幅从10月份的12.83%下滑到10.13%。这是否反映了经济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周民良认为,11月工业用电量的下滑引领了全社会用电量下滑,说明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但我认为这只是单月的数据,只能说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周民良非常强调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工业结构的调整对我国很重要,未来一定要往高端、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方向发展。另外中央一直在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再加上服务行业本身耗能耗电较少、吸纳劳动力较多,所以对这个数字应该正面看。我们进行的是主动性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整。”


  气候条件影响水电效益


  1-11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353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80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871小时,下降373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822小时,增长246小时。林伯强对此颇为忧虑:“发电小时数下降对水电不是好事情。以往我们都担忧水电的生态、移民问题,随后水电的经济性可能也要考虑了。气候变化对水电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样一来,火电小时数就上去了。”


  今年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9月份主要流域来水较常年继续偏枯,同期全国水电发电量为568.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5%,降幅较8月扩大9.9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局面在今冬明春仍将持续。


  1-11月,全国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093亿元,其中水电782亿元,火电915亿元,核电656亿元,风电6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