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业运行特点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8-09  浏览:


  一,钢铁生产平稳增长、增速回落,日产水平创新高。


  据中钢协相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粗钢日产量再创新高。1月至6月份全国平均日产粗钢193.67万吨,相当于年产7.06亿吨的水平;6月份日产量水平最高,相当于年产粗钢7.29亿吨的水平。


  在全球粗钢产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增速仍高于平均水平。据国际钢铁协会(WSA)统计,1月至6月份,中国钢铁产量增量占全球增量的57.1%。


  与此同时,国产铁矿石产量增量超过1亿吨,增幅保持在20%以上,对缓解铁矿石供需矛盾起到重要作用。


  二,品种结构继续调整,长材比重超过板带材。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对长材需求拉动明显。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属于平稳增长,对生产用钢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主要钢材品种,除铁道用钢产量略有减少外,其他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长材增长幅度高于板带材,其占钢材产量的比重也超过了板带材。


  三,钢铁产品出口略有增长,结构明显优化。


  上半年,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有所增长,加上国际钢材价格处于高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量保持增长,在3月份达到峰值。不过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价格回落,第二季度出口量有所下降。此外钢材进口量也相对平稳,由于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进口量小幅下降。


  有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均价为1023.23美元/吨,而去年同期为792.22美元/吨,同比增加231.01美元/吨,增长29.16%。进口钢材上半年均价为1366.61美元/吨,比去年同期的1180.96美元/吨增加185.65美元/吨,增长15.72%。


  四,钢材需求增长,库存由升转降。


  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虽然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略有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速,表明国内市场需求仍较旺盛。不过由于年初市场预期过高,1月份、2月份钢材库存量大幅上升,2月份达到最高点。3月份以后,随着市场启动、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等影响,库存量出现逐月下降态势。


  看需求,上半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达到33348.3万吨,同比增长8.56%;第二季度消费增长也明显提高。


  上半年,我国主要用钢行业除空调、工业锅炉、拖拉机、发电设备等同比增速加快外,其他行业产品产量增幅均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回落。


  五,钢材价格窄幅波动运行,总体水平高于去年。


  上半年,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国内钢价呈现波动运行态势,但总体水平高于去年。其中,1至2月份,钢价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上涨走势,3月份出现明显回落,4月至5月份有所回升,6月下旬以来又开始小幅回落。6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4.40点,比年初仅上涨6.11点,涨幅为4.76%。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141.76点,比年初上涨了7.01个点,涨幅为5.20%;板材指数为129.82点,比年初上涨5.30点,涨幅为4.26%。上半年,钢价波动明显,但波动幅度不大。


  六,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有所提高。


  相关数据表明,1月至6月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国增长水平,但高于去年同期,黑色矿山投资仍高于冶炼及压延。1至6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含矿山)完成投资额1662.7亿元,同比增长14.8%,比1至5月份的增速增加了7.7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6月份投资额增加较多。


  七,中小企业产量增幅较大,产业集中度略有下降。


  2011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6.2%,而其他中小企业同比增长31.8%;粗钢产量前10家所占比重只有48.28%,比2010年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