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2011年全球经济在多种不稳定因素作用下呈现低迷走势。欧洲债务危机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欧元区2011年4季度GDP环比下降0.3%,由于债务危机还没有找到最终的解决方案,2012年其仍将成为拖累欧洲经济的重要因素;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作出预测,2012年日本GDP增速约1.8%,相对于此前的预测下调了0.8个百分点,日元汇率的高企将导致日本出口的下滑,震后的影响也将拖累经济增速;美国也将面临更多挑战,主要问题来自欧洲,美国的金融业因欧洲问题面临巨大压力,美国证券和商品交易市场的波动性因此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根据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2年全球GDP增长约为3.25%,宏观经济增速有所下降。
从我国经济形势来看,2011年我国经济整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形势,GDP同比增速为9.2%。面对动荡的国际形势,中国经济也呈现出了下滑走势,201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为10.4%,2011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我国外贸情况恶化,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家是欧元区国家,后期欧债危机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贸易状况将进一步下滑。预期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还将持续低迷状态,需求、出口情况难以得到改善,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
2012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钢铁行业在经济周期影响下,也将呈现波动走势,如后期宏观经济转好,将拉动钢铁产品需求,为钢铁业提供复苏基础。
二、钢铁产业政策环境预测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对于我国钢铁产业而言,也是进行问题归纳、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这一年针对我国钢铁业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先后出台了多部法规政策,在不同角度对我国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要求与规划。在发布的各政策中,所提发展要求主要集中在我国钢铁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等方面,其中11月7日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钢铁行业指导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钢铁业产能控制、兼并重组、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我国钢铁业未来发展做出了指导。后期我国钢铁业发展将继续遵循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主线,预计2012年将继续针对我国钢铁业的薄弱环节推出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行业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
1、针对钢铁业贸易保护案件的相关政策法规可能出台
我国作为钢铁大国,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在向钢铁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预计后期行业政策将逐步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做出进一步规划,例如我国钢铁产品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政策的限制,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案件的数量逐步增加,发达国家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强劲增长防范愈加严格,我国出口钢材的价格明显低于世界同类产品价格,使得我国的钢铁出口很容易遭遇反倾销调查。贸易保护对我国钢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我国各钢铁企业与政府部门应加强有关措施予以应对,后期有可能出台针对反倾销方面的政策法规,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钢铁产品出口的政策调控,改善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增强钢铁产品贸易中的国际地位。
2、可能颁布监督管理方面的处罚措施与办法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多部政策法规,要求钢铁企业进行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工作,针对已经出台过的政策法规,可能存在相关企业不切实执行的情况,如继续使用老化陈旧设备进行生产、不进行环保设备升级而照常排放污染物等,为了达到政策执行效果以及起到监督作用,后期可能会推出相关处罚措施与办法,以规范企业行为,对于没有按照政策标准执行的企业予以处罚,保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目标得到落实,同时处罚措施会对业内企业起到警示作用,使企业自觉按照法规要求而进行生产,降低了行业治理难度。
三、钢铁市场形势预测
1、供求形势预测
从供给方面看,2012年我国钢铁市场还将面临较大压力。首先,2011年我国钢铁市场下游需求低迷,钢市传统的“金九银十”也遇冷,贸易商在资金压力较大及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进货意向减弱,造成钢企的产品积压,年末钢铁企业库存钢材978万吨,同比增长8.9%,已经形成供给过剩局面。其次,在需求下滑、供给过剩的情况下,钢铁产能却处于高位,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68202万吨,同比增长8.8%,产量创出历史新高,同时2011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860.48亿元,同比增长14.6%,固定资产投资额到达历史最高水平,并保持较快增速,钢铁行业依然保持着扩张态势,产能处于上升通道,产能扩张的趋势将在2012年延续,给钢铁市场继续造成供给压力。
从需求方面看,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期回落,受宏观经济影响,钢铁市场下游需求减弱。从主要耗钢业工业增加值来看,2011年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各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呈现下降走势,工业生产增速的减缓将使钢铁市场需求整体下降,2012年工业生产将跟随宏观经济的回落走势,用钢需求下降;201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没有放松迹象,调控政策不动摇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带动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房地产市场建设放缓,钢材方面的需求萎缩;铁道部2012年基本建设投资额为4000亿元,相比2011年原计划7000亿元大幅减少,铁路建设对钢材需求量下降;汽车行业将面对油价上涨与限购调控的压力,后市的增长并不乐观,减弱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从以上几方面来看,2012年耗钢量较大的行业都面临着生产减速的压力,钢铁市场需求情况将依然严峻。
综合来看,2012年我国钢铁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将面临供给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很难得到根本扭转。
2、钢价走势预测
2011年我国钢价走势经过高位震荡后一路下行。年初钢材价格上涨,其后一直保持震荡格局,直至进入第4季度,钢材价格明显下跌,跌势一直持续至年底。钢价下跌与宏观经济走势、产量、需求等多种因素有关,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钢材需要量减少,而钢铁下游房地产、汽车、造船等行业均呈现下滑走势,钢铁市场面临很大的需求压力,同时钢铁产能较高,供给明显过剩,在供需矛盾下钢价随之下跌。
虽然经过2011年的大幅下跌,我国钢价已经处于较低位置,但2012年我国钢价仍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下行压力。由于我国经济增速预期将有所下降,导致钢铁下游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从而对钢铁的需求量将有所下降;同样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受欧债危机影响,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这将影响我国钢材出口,钢材出口量可能将低于2011年水平,钢材需求的低迷将对钢价产生下行压力,
但与此同时,2012年也存在着支撑钢价上涨的积极因素。首先,“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以内需拉动为主,经济发展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势头,消费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对钢铁消费需求还将保持增长;2012年我国700万套保障房建设也将展开,将拉动建筑钢材需求,需求的上升有望提升钢材价格。其次,欧债危机仍然存有妥善解决的可能,这将带动全球经济缓慢走出低谷,从而使我国钢材出口量得以回升。
综合来看,2012年我国钢价的决定因素复杂而多变,压力与机会并存,对于现阶段已经处于低位的钢价水平来说,继续下行的空间不是很大,后期较大可能在低位徘徊后打破压力,呈现缓慢上升走势。
图1 2011年我国钢材价格指数走势
四、企业发展形势预测
展望2012年,我国钢铁企业经营状况尚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的迹象,后期还将维持弱势运行状态,从当前业务类别及经营特点分析,钢铁企业将表现出以下几个发展特点:
1、延续非钢产业发展
2011年我国钢铁企业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11年1至10月,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营资金趋紧,钢材价格持续下滑,导致钢材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76%,低于2010年的2.91%,10月份的销售利润率更是降至0.47%,而2011年全年在6621家钢铁企业中,亏损数量为1146家,亏损面达17.31%,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普遍恶化。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不少钢铁企业开始向非钢业务进军,宝钢公司非钢产业涉及金融、物流、工程服务等,2011年宝钢非钢产业的利润贡献率达到了50%;2011年武钢对非钢产业投资加大到390亿元,投资方向除了涉及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并且还出乎意料的建设养猪场;其他还包括河北钢铁集团、沙钢等知名钢铁企业,也纷纷投资非钢产业。在钢铁主业盈利水平低下的背景下,非钢产业起到了明显的弥补作用,预计非钢产业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钢企的利润做出较大贡献。
2、成本状况有望改善
2011年10月份由于欧债危机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我国进口铁矿石均价从10月份的175.5美元下降到12月份的141.2美元;虽然铁矿石价格出现下跌,但由于前期铁矿石带来的巨大利润,全球范围内铁矿石投资大增,预计后期铁矿石产量还将上升;同时,中国钢铁市场低迷导致对铁矿石需求量减少,而中国又是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过剩的铁矿石产量及较少的需求量将使铁矿石价格面临下滑的局面,预计2012年铁矿石价格有望回归合理区间,我国钢企在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压力将有所减弱。
3、小型钢企数量明显减少
2012年钢铁企业的经营环境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的迹象,全球性用钢需求回落,国内经济增速也预期减缓,导致基础建设、水利水电、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减少,钢材需求量难以明显回升,钢铁企业还要面临较为困难的发展状况。小型钢企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压力尤为明显,一方面小型钢企的产品竞争力较大中型钢企来说处于劣势,产品销售进度缓慢,无法及时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小型钢企的运营资金又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差,在偏紧的货币政策下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最终导致破产或被大中型钢企兼并。2012年严峻的市场形势及偏紧的货币政策,挤压了小型钢企的生存空间,预计小型钢企的数量会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