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电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披露,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工业和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大幅下滑,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较快增长。受电力消费需求放缓以及水电发电量增速逐月提高的影响,4月份以来火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幅度逐步加大。电力完成投资低速增长,电源投资同比下降,火电投资持续萎缩。电煤供应总体平衡,火电企业经营仍然困难。
预计下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全年同比增长6%-7%。总体判断,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量略有富裕,部分地区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仍然存在一定电力缺口,但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的压力比上年大为减轻。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及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比上年有所降低。
一、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状况分析
上半年,受用电需求增长放缓、来水较好水电大发、电煤保障较好等因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量略有富裕,供需形势比上年同期明显好转,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富余能力均超过1000万千瓦,南方电网区域在一季度存在一定缺口,最大错峰负荷653万千瓦。主要特点是:
(一)全社会用电量低速增长,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第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4.3%,主要受经济增长明显回落及气候影响,二季度用电量增速回落明显。分月来看,3月份用电量4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为上半年各月份中用电量规模最大、增速最高的一个月(1、2月份增速按1-2月累计增速考虑);4月份增速降至3.7%,为2009年6月份以来用电量月度最低增速;5月份增速有所回升,但6月份又降至4.3%,比5月份回落1.0个百分点。
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2.0%。第二产业及其所属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7%、3.7%和2.5%,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其中4月份增速均为2009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增速;第二产业一、二季度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5%和2.9%,上半年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降低1.3个百分点;制造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四大重点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1.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降低1.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大幅降低21.2个百分点,是工业乃至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2.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3%和27.4%,分别高出上年同期10.4和15.2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
上半年,东、中、西、东北区域用电量增速分别为4.8%、6.0%、7.5%和2.5%,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6.3、5.8、8.3和6.4个百分点;二季度,其对应的用电量增速分别为3.7%、2.6%、7.6%和1.6%,分别比一季度增速回落2.2、回落6.8、回升0.1、回落1.6个百分点。
(二)电力供应能力继续增长,火电新增装机容量减幅较大
截至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0.47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8.7%,其中水、火电增速相对偏低。上半年,全国新增发电生产能力2585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减少892万千瓦,主要是火电比上年同期减少744万千瓦。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3.7%;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9%,主要因大部分省份二季度来水情况较好,水电发电量增长较快;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6%,特别是受电力消费需求回落及二季度水电发电量较快增长的共同影响,火电发电量增速自4月份以来逐步回落。
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234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95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145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47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2489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113小时,为“十一五”以来除2009年以外的各年同期最低水平。
(三)跨区跨省送电较快增长,华中和三峡上半年累计外送电量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全国完成跨省输出电量同比增长8.0%,完成跨区送电量同比增长18.7%。其中,西北外送电量同比增长27.9%;华北外送电量同比增长69.8%,其中华北通过特高压送华中同比增长105.3%;华中外送电量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0.3%转为上半年同比增长15.0%。南方电网区域受枯水期来水偏枯影响,送出电量同比下降14.1%,仍然延续负增长,但5、6月份来水情况已有所好转,当月西电东送电量已分别增长2.8%和25.6%。三峡累计送出电量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6.4%转为上半年同比增长9.3%。
(四)电煤供应总体平稳,下水市场煤价下降较多,但发电企业累计到厂煤价同比仍有上升
截至6月底,全国重点电厂的电煤库存为9125万吨,可用27天。虽然今年以来,尤其是6月份以来沿海下水市场煤价下降较多,但煤电企业重点合同煤炭价格的上升幅度很多都超过了国家监管规定的5%,加上坑口煤和内陆煤价降幅相对较小,五大发电集团实际到场标煤价同比下降幅度较小,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累计平均到场标煤单价仍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五)电力投资低速增长,风电、火电和核电完成投资比上年同期减少
上半年,全国完成电力投资同比增长2.3%,其中,电网投资同比增长8.0%,电源投资同比下降2.6%。电源投资中,风电、火电投资同比分别下降37.3%和16.8%,火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比上年同期降低4.7个百分点;核电完成投资受2011年以来没有新开工项目的影响,同比下降5.1%,结束了前几年完成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
二、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我国下半年在继续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基础上,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体判断,下半年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对应,下半年电力消费需求也将止跌回升,但增速比2011年有所回落,预计下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2.60-2.6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预计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4.98-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本次用电增速预测值明显低于年初预期,主要是上半年经济增长回落幅度和下行压力远超过年初预期,同时带来用电弹性系数远低于年初预期。供应方面,预计新增装机8600万千瓦左右,其中,水电新增2000万千瓦左右,火电新增缩小到5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亿千瓦左右。
当前,大部分地区来水情况较好,重点电厂的电煤库存较高,各级政府部门及电力企业对迎峰度夏的准备工作较为充分,当前全国未出现电力缺口,电力工业运行平稳。预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北、华东、南方地区在用电高峰时段仍然存在一定电力缺口,但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的压力比上年大为减轻。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在4550-465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5100-5200小时,均比2011年有所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