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运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2016年以来,水运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1-7月,水路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48.60亿元,同比下降7.5%。水路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4,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表 1 2015年7月-2016年7月水路运输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图 1 2013-2016年同期水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增速比较
在今年水运投资当中,内河建设投资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沿海建设投资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2016年1-7月,内河建设和沿海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2820375万元和4144587万元。内河建设累计同比增长4.35%,沿海建设累计同比下降16.93%。
图 2 2015-2016年同期内河建设与沿海建设投资完成额比较
二、港口生产形势分析
2016年7月份,全国港口生产运行总体平稳。主要货运指标增速有所回落,港口旅客吞吐量降幅收窄。
图 3 规模以上港口主要生产指标同比增长趋势比较
1、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情况
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2016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8141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8%,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1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6925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7%;内河港口完成20888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1%。
2016年7月,国内大宗商品需求回落使得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环比回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118万吨,同比增长0.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7781万吨;内河港口完成29337万吨。
表 2 2015年7月-2016年7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
当月完成 | 当年累计 | 累计增长 | |
2015年7月 | 96848 | 664634 | 2.9 |
2015年8月 | 97270 | 763229 | 2.8 |
2015年9月 | 95509 | 859930 | 2.8 |
2015年10月 | 94600 | 954528 | 2.4 |
2015年11月 | 94625 | 1049814 | 2 |
2016年1月 | 96916 | 96916 | -1.2 |
2016年2月 | 82913 | 180338 | 1 |
2016年3月 | 95862 | 275793 | 1.7 |
2016年4月 | 99064 | 376820 | 2.2 |
2016年5月 | 100584 | 478905 | 2.2 |
2016年6月 | 99876 | 580305 | 2.2 |
2016年7月 | 97118 | 678141 | 1.8 |
2、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情况
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2016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1811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9578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2%;内河港口完成22329万吨,累计同比增长8.2%。
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2040万吨,同比增长3.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8707万吨;内河港口完成3333万吨。
表 3 2015年7月-2016年7月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吨,%
3、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
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加快。2016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420.91万TEU,累计同比增长2.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115.47万TEU,累计同比增长2.6%;内河港口完成1305.44万TEU,累计同比增长3.8%。
7月份,受益于人民币快速贬值对出口货物的拉动,集运市场明显改善。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1.09万TEU,同比增长4.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686.39万TEU;内河港口完成194.71万TEU。
表 4 2015年7月-2016年7月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TEU,%
当月完成 | 当年累计 | 累计增长 | |
2015年7月 | 1792.72 | 12067.25 | 5.8 |
2015年8月 | 1789.88 | 13875.78 | 5.3 |
2015年9月 | 1776.54 | 15661.25 | 4.9 |
2015年10月 | 1744.46 | 17411.86 | 4.4 |
2015年11月 | 1788.84 | 19210.32 | 4.2 |
2016年1月 | 1808.23 | 1808.23 | 0.3 |
2016年2月 | 1427.28 | 3240.72 | 0.2 |
2016年3月 | 1760.2 | 5000.02 | 1.9 |
2016年4月 | 1816.55 | 6825.67 | 2.1 |
2016年5月 | 1838.34 | 8678.18 | 2.2 |
2016年6月 | 1846.39 | 10532.61 | 2.5 |
2016年7月 | 1881.09 | 12420.91 | 2.8 |
4、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吞吐量完成情况
旅客吞吐量降幅收窄。2016年1-7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4996万人次,累计同比下降0.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404万人次,累计同比增长1.5%;内河港口完成592万人次,累计同比下降14.7%。
7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744万人次。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50万人次;内河港口完成93万人次。
表 5 2015年7月-2016年7月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吞吐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人,%
三、航运业运行情况分析
1、客货运输情况
(1)货运情况
从货运量来看,2016年7月,全国水路货运量达到5.34亿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7月,全国水路货运量达到35.02亿吨,累计同比增长1.10%,增速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放缓0.2个百分点。
图 4 2014-2016年同期水路货运量及当年累计增速比较
从货物周转量来看,2016年7月,全国水运货物周转量达到7965.9亿吨公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7月,全国水运货物周转量达到52304.9亿吨公里,累计同比增长0.40%,环比加快0.2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为负增长。
图 5 2014-2016年同期水运货物周转量及当年累计增速比较
(2)客运情况
从客运量来看,2016年7月,全国水路客运量达到0.25亿人。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7月,全国水路客运量达到1.53亿人,累计同比下降0.5%,降幅环比有所收窄,而上年同期为正增长。
图 6 2014-2016年同期水路客运量及当年累计增速比较
从旅客周转量来看,2016年7月,全国水运旅客周转量达到6.57亿人公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7月,全国水运旅客周转量达到39.28亿人公里,累计同比下降3.70%,降幅环比小幅收窄,而上年同期为正增长。
图 7 2014-2016年同期水路旅客周转量及当年累计增速比较
2、运价指数变化情况
(1)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势
2016年7月,干散货运价指数继续呈现弱势震荡盘升格局。从月度运价均值来看,7月份,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平均值为707点,比上月均值上升16.38%;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BCI)平均值为952点,比上月均值上升1.41%;波罗的海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BPI)平均值为793点,比上月均值上升40.32%;波罗的海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平均值为672点,比上月均值上升17.67%;波罗的海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HSI)平均值为368点,比上月均值上升11.47%。从月末运价指数来看,截至7月29日,BDI报收于656点,较上月底下降0.61%;BCI报收于768点,较上月底下降22.89%;BPI报收于692点,较上月底上升4.53%;BSI报收于671点,较上月底上升8.40%;BHSI报收于399点,较上月底上升16.67%。
从月度运行来看,7月,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各船型租金、运价冲高回落。分船型来看,海岬型船在国际燃油价格下跌以及澳洲矿商出货减少的影响下,租金、运价双双下挫;巴拿马型船太平洋市场运力收紧,租金、运价先扬后抑,但整体水平明显好于上期;受益于镍矿、粮食货盘增加以及国内沿海运价上涨吸引内外贸兼营船回流,超灵便型船租金、运价继续一路上扬。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干散货综合指数、运价指数和租金指数均创出年内高点后回落。运力方面,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运力较6月末有所增多,海岬型船、巴拿马型船、超灵便型船运力均微幅增长。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7月底,全球干散货运力总计10759艘、7.84亿载重吨,环比增加约220万载重吨。其中,海岬型船3.11亿载重吨,环比增加约100万载重吨;巴拿马型船1.96亿载重吨,环比增加约30万载重吨;超灵便型船1.85亿载重吨,环比增加约90万载重吨;灵便型船0.93亿载重吨,环比持平。
图 8 2015年7月-2016年7月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变化趋势
(2)波罗的海油轮运价指数走势
2016年7月,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大幅下挫,成品油运价指数低位震荡。7月份,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BDTI)平均值为617点,比上月均值下降14.52%;波罗的海成品油运价指数(BDTI)平均值为450点,比上月均值下降2.94%。从月末运价指数来看,截至7月29日,BDTI报收于541点,较上月底下降21.71%;BCTI报收于465点,较上月底下降0.22%。
从月度运行来看,6月下旬,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似乎已经到头。随着利比亚石油出口开始恢复,7月份的国际油价小幅下跌,伦敦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从50美元/桶跌至42.25美元/桶,全月平均46美元/桶,环比下降6.7%。7月的全球原油即期运输市场成交并没有明显减弱,但各分船型市场运价大幅下跌。中国进口航线运价降幅加大,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进口原油运价综合指数创年内新低。成品油运输市场运价低位徘徊。据BIMCO分析,成品油轮的运价已降至2014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可能进一步下降,原因主要是成品油船队运力成倍增长。由于2014年和2015年的MR成品油船和LR2成品油船订单量大,预计2016年全年的成品油船运力净增长高达850万载重吨。
图 9 2015年7月-2016年7月世界油轮运价走势
(3)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走势
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总体需求稳步攀升,部分航线运价推涨带动市场运价水平总体回升。7月,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670.2点,较6月平均上涨1.8%;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675.4点,较6月平均上涨21.0%。
欧地行情持续回升。7月,随着市场进入传统旺季,运输需求平稳上升,但由于航商方面持续增加运力供给,供需关系未能进一步改善,上海港平均舱位利用率在9成左右,市场运力仍有一定富余。月初,多数航商推进运价上涨计划,即期市场平均运价大幅提升至1200美元/TEU附近。货主方面运输成本的大幅上升而尽可能的规避涨价航次出运,涨后运价未能获得货量支撑。航商为填补舱位缺口,主动降价吸货,市场运价逐周回落。直至月末,航商开始执行新一轮运价上涨计划,市场运价重回1000美元/TEU以上,但地中海航线由于需求表现不及预期,运价涨幅弱于欧洲航线。中国出口至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分别为788.6点、863.8点,分别较6月平均上涨10.2%、5.0%,为五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环比上涨。
北美运价总体疲软。7月,美国经济恢复步伐总体平稳,据美国谘商会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7.3,该指数在6月份得到改善后于7月份保持平稳,显示消费者对当前商业、劳动力市场状况较为乐观,同时受当地商家补库意愿上升带动,运输需求平稳上升。由于多数航商提升市场货量预期,陆续加大了航线运力投入,市场供需关系反而略有下滑。月初,市场运输需求旺盛,美西、美东航线舱位利用率均在95%左右,航商的运价上涨计划获得较大程度成功并基本企稳。此后,由于供需基本面走弱,航商虽然于月中尝试征收旺季附加费,但市场接受程度较低,航商为维持市场份额而回调运价。月末,新一轮的运价上涨来临,由于航商在美西航线上的运价策略出现分化,运价仅取得微弱升幅。中国出口至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56.7点、736.1点,分别较6月平均下跌3.7%、上涨0.3%,美西航线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
波红市场持续下滑。7月,目的地市场运输需求在“斋月”后仍未见明显复苏迹象。由于货量表现不佳,航商通过停航措施以维持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努力收效甚微,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基本在80%~85%范围内波动。由于供需关系低迷,航商间价格竞争加剧,市场运价于月内持续下滑。中国出口至波红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为618.2点,较6月平均下跌8.4%。
南美运价稳步走高。7月,市场货量保持平稳,同时部分航商采取了运力控制措施,帮助供需关系维持在较好水平。由于市场基本面良好,航商于月内多次推涨运价,即期市场订舱运价连续创下6年以来新高。中国出口至南美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为795.1点,较6月平均上涨21.3%,已连续三个月大幅上涨,较4月份平均值累计上涨126.5%。
日本航线总体平稳。7月,运输需求总体平稳,市场运价保持稳定。中国出口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值为630.6点,与6月平均基本持平。
图 10 2015年7月-2016年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走势
(4)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走势
7月,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延续上涨行情,发运港压港严重,船舶周转缓慢,运力供应偏紧,运价高位上涨。7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报收993.20点,较6月同期上涨12.8%,7月平均综合运价指数944.48点,较6月上涨14.3%。其中,煤炭、金属矿石、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月平均值较6月上涨,成品油货种运价指数月平均值较6月下跌,原油货种运价指数月平均值与6月持平。
煤炭运输:7月,煤炭运输市场利好因素聚集,上游方面,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煤炭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去产能、限产等政策,煤炭产量明显下滑,煤炭资源偏紧局面仍在延续。北方港口煤炭库存维持低位,部分稀缺煤种走俏,下游方面,受高温天气影响,沿海电厂燃煤需求迅速释放,日耗煤量短时间内大幅上调,多地用电量屡创新高。面对后期将逐步攀升的日耗水平及日益偏紧的港口货源,出于煤炭价格上涨以及保供电的考虑,电厂采购规模持续放大。此消彼长,煤炭需求的增长和供应的紧缺形成“恶性循环”,大量船舶北上待港等货,压港现象持续加重,船舶周转缓慢,可用适期船舶供给偏紧。即便兼营船舶多数已回归内贸航线,但可用运力依旧不足,大型船舶走俏,沿海煤炭运价快速上涨。7月煤炭运输市场运价呈波动上行走势,月初,市场观望气氛较浓,租船需求小幅降温,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从前期供不应求逐渐过渡至供需相对平衡,运价呈趋稳走势。月中, 受“尼伯特”台风影响,部分船舶抛锚停航,运输周期进一步拉长,运力紧缺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加上黄骅港发出7月不再接船的消息,引发下游恐慌情绪,市场租船热情持续高涨。月末,市场普遍预计煤炭价格将在8月延续上涨走势,进一步提振了下游企业的采购情绪,可用适期船舶一票难求,船东普遍报出高价,滞期费亦水涨船高。
7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055.88点,较6月同期上涨16.0%,月平均较6月上涨18.0%。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中,7月29日,秦皇岛至上海(4-5万dwt)航线市场运价为35.4元/吨,较6月同期上涨8.8元/吨;秦皇岛港至宁波(1.5-2万dwt)航线市场运价为35.2元/吨,较6月同期上涨6.5元/吨;秦皇岛至张家港(2-3万dwt)航线市场运价为39.3元/吨,较6月同期上涨7.8元/吨。华南航线因近期广州港进口煤到货量不如预期,内贸煤炭需求量较之前有所提高,7月29日,秦皇岛港至广州航线市场运价为44.4元/吨,较6月同期上涨12.0元/吨。
金属矿石运输:7月,金属矿石市场逐步转入需求淡季,各地高温多雨天气对工程施工形成较大影响,随着近期矿价高位承压,行情转入剧烈振荡,钢厂维持低库存策略的态度愈发明确,采购意愿整体不强,以刚需为主,终端需求整体有所趋弱。内贸矿石成交疲弱,不过,由于北方港口压港严重,煤炭采购需求改善,市场可用运力供给不足,沿海金属矿石运价延续上涨走势。7月29日,金属矿石货种运价指数报收805.90点,较6月同期上涨14.5%,月平均较6月上涨17.2%。
原油及成品油运输:7月22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55元和150元,创2015年8月19日以来最大下调幅度。国内成品油市场冷清,目前南方进入梅雨季节,降雨天气频繁打压终端需求,尤其自6月30日以来,湖北、江苏、安徽、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等地遭受洪涝灾害,其中湖北武汉地区生产受到较大影响,汽柴油销售陷入僵局。同时部分炼厂近期进入检修期,供需两端均有所走弱。受此影响,7月29日,成品油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306.81点,较6月同期下跌3.5%;原油货种运价指数报收1541.72点,与6月持平。
粮食运输:7月,粮食运输市场“量价齐升”,北方港口货量增加,供应充足。南北利差提振贸易商发货积极性,发货量明显增长。南方港口因前期到货量较低,补库需求增加,带动北方港口粮食价格上涨。南北顺价,航运市场需求增加,走货量较前期明显放大。航运方面,运力供给偏紧仍是当前主导沿海粮食运输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可用适期船舶紧缺,运力供不应求,粮食运输市场同样一船难求,支撑运价高位上涨。7月29日,粮食货种运价指数报收838.44点,较6月同期上涨31.4%,月平均较6月上涨22.8%。
图 11 2015年7月-2016年7月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走势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研究成果《港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