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市农研中心继续对房山、大兴、通州、顺义、昌平、平谷和延庆7个区县、涉及27个品种的450个农产品成本点进行收入、成本、效益监测。从汇总情况看,多数农产品实现了增产增收,郊区农产品生产效益稳步提高。
一、农产品生产效益情况
(一)17个种植品种中有13个品种亩利润同比上升,其中花卉、苹果同比实现三位数增长
2011年,17个种植品种的综合亩均产量同比增长11.8%、亩均收入同比增长24.1%、亩均生产(销售)利润同比增长12.6%。
从亩均实现利润绝对数值看,在17个种植业品种中,西瓜(蔬菜)苗的种植效益位居第一,亩利润实现25342.52元;亩利润在20000元以上的还有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草莓和食用菌;亩利润在10000元—20000元之间的有花卉和樱桃。亩利润排在后边的分别是玉米、小麦和柿子,为432.88元、317.46元和128.69元。
从亩均实现利润增长速度看,17个种植业品种中亩利润同比增长的有13个,增幅最高的是花卉,同比增长179.4%;其次是苹果和葡萄,同比分别增长121.6%和99.7%。亩利润同比下降的有柿子、西瓜(蔬菜)苗、蔬菜和桃,同比分别降低74%、35.8%、19.9%和5.5%。
从10个主要种植业品种的每百公斤利润看,同比增长的有葡萄、西瓜、苹果、小麦、玉米、梨和蔬菜,其中葡萄由于主要受售价影响(同比高出2.1倍)而使每百公斤利润同比高达280.4%,西瓜、苹果、小麦、玉米的增幅也达到了20%以上;同比下降的有花卉、食用菌和白薯,但降幅不大,在4.5%—11%之间。
从10个主要种植品种的活劳动投入情况看,劳动力的日实际报酬绝对值和相对值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绝对值看,绝大多数农产品劳动力的日实际报酬同比增加在10元以上,其中白薯、西瓜两个农产品同比分别提高16.80元和16.27元;从相对值看,10个品种的劳动力日实际报酬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葡萄、蔬菜、花卉和小麦同比增长在30%以上。
(二)10个养殖品种中有6个品种产品的销售利润同比上升,其中生猪同比增长超过100%
2011年,10个养殖品种的每单位产品综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3%,每单位产品综合销售利润同比增长12.6%。
从每单位产品实现利润数值看,在监测的10个养殖品种中,单位产品销售利润最高的是淡水鱼,达到6926.97元,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在千元以上的还有奶牛、观赏犬和肉牛,分别为3945.58元、2989.70元和1618.95元。单位产品销售利润最低的是观赏鱼,为亏损519.61元,主要是养殖户为迎接销售旺季(每年的5月份)而增大了养殖量。
从每单位产品实现利润增长速度看,在10个养殖品种中,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同比增长的有8个,增幅最高的是生猪,同比增长169.2%;肉羊同比增长98.2%;增幅在两位数的还有肉鸡、淡水鱼、肉牛和蜂蜜,同比分别增长39.2%、35.2%、27%和26.3%。剔除观赏鱼特殊因素,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同比下降的只有蛋鸡,降幅为27.2%。
从每百公斤产品实现利润情况看,在7个主要养殖品种中,生猪、肉羊、肉鸡、肉牛、淡水鱼和牛奶6个品种的百公斤产品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生猪同比增长157.7%,肉羊、肉鸡、肉牛、淡水鱼的增幅也在20%以上;百公斤产品利润同比下降的是鸡蛋,降幅为31.1%。
二、农产品生产特点
(一)风调雨顺的气候使粮食、瓜果等农产品增效明显
虽然2010年冬季气候寒冷少雪,2011年初又遇干旱,但进入4月份后气候正常,适合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生长,保证了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增产增收增效益。
在粮食生产中,小麦和玉米的收入、利润是自1985年有监测数据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小麦亩均产量达到373.1公斤,亩均收入实现874.21元,亩均生产利润达到317.46元,同比分别增长17.4%、31.8%和53.2%。玉米亩均产量实现469.1公斤,亩均收入为929.29元,亩均生产利润432.88元,同比分别增长14.5%、28.7%和37.6%。
在果蔬生产中,苹果、樱桃、西瓜(蔬菜)苗和食用菌的亩均产量同比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苹果生产走出了2010年不良气候带来的阴影,亩均销售量达1494.5公斤,同比增长69%,亩均收入突破万元达10235.26元,同比增长107.4%,亩均利润达到4763.57元、同比增长121.6%;樱桃亩均销售量为250.9公斤,同比增长49.7%,亩均利润实现12067.94元,同比增长53.1%;食用菌生产继续稳中有升,亩均产量为5958.7公斤,同比增长18.7%,亩均利润实现20655.23元,同比增长13.3%。
(二)受物价普遍上涨的影响,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
在监测的27个农产品中,销售价格同比提高的所占比重接近80%,大部分增幅在两位数。增幅最高的是葡萄,每公斤销售价格由2010年的3.48元提高到10.76元,同比增长209.1%;同比增幅在50%以上的有柿子、肉羊,同比分别增长75.1%和59.5%;花生、草莓、生猪、蛋鸡和肉牛的销售价格同比增幅在47.5%—25.8%之间。
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是西瓜(蔬菜)苗、樱桃、白薯、观赏鱼和食用菌5个品种,降幅分别为7.4%、4.6%、2.1%、1.5%和0.2%。
(三)人工投入普遍增加,生资价格和工值增速迅猛,农产品生产成本攀升
监测结果显示,今年农产品生产者对多数农产品的生产加大了人力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产品总成本的提高。17个种植品种综合亩均总成本同比增长40.8%,10个养殖品种综合单位平均成本同比增长16.6%。监测的27个农产品中,生产总成本同比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的有24个,占88.9%。主要原因:
一是人工成本投入增速大、工值涨幅明显。17个种植品种平均用工量同比增长24.1%,人工费同比增长62.8%,其中:西瓜(蔬菜)苗、花卉、苹果、花生、小麦等种植品种的用工量同比增幅在68.2%—28%之间,人工费用同比增幅在112.9%—66.7%之间;10个养殖品种平均用工量同比增长12.7%,人工费同比增长24.3%%,其中:蛋鸡、生猪、肉羊、淡水鱼等品种的用工量同比增幅在116.7%—31%之间、人工费用同比增幅在104.6%—57.8%之间。同时,劳动力市场价格不断攀升,用工工值明显提高。17个种植品种的工值同比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如:草莓的工值由2010年的40.15元/个提高到57.13元/个、蔬菜由47.46元/个提高到62.71元/个、花卉由47.56元/个提高到62.51元/个、小麦由46.29元/个提高到60.29元/个,同比分别增长42.3%、32.1%、31.4%和30.2%;10个养殖品种中饲养肉牛的工值由2010年的46.48元/个提高到58.75元/个、淡水鱼由52.41元/个提高到63.14元/个、生猪由48.26元/个提高到56.01元/个、奶牛由50.76元/个提高到58.38元/个,同比分别增长26.4%、20.5%、16.1%和15%。
二是生产资料价格普遍提高。主要是种植业使用的二胺、尿素、复合肥、农药以及养殖业使用的饲料、动物用药价格上涨造成的。
通过分别分析种、养品种数据得出,17个种植品种平均物质费用同比增长17.8%,10个养殖品种平均物质费用同比增长19.8%。种植业中化肥、农药的综合亩均用量在同比下降的情况下,肥料费和植保费同比分别增长42%和24.2%;养殖业中每单位产品的综合饲料费同比增长为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