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监管
舟山出台航运业“振兴计划”
《中国水运报》8月9日报道,航运业是舟山市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岛的背景下,扶持航运业平稳发展势在必行。近日,舟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帮扶航运业平稳有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优化融资环境、促进港航联动发展、完善企业帮扶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等“组合拳”,为航运企业帮困解难、树强扶优,全力保障舟山航运业平稳发展。
《意见》提出,舟山市级航运业临时周转资金规模从现有1亿元扩大到2亿元,适当扩大运营正常、信誉良好的使用周转资金的企业数量;支持各金融机构对航运业实行综合收益率优惠,原则上不超过基准利率1.3倍,对重点航运企业给予适当的利率浮动优惠。
《意见》提出,舟山市级有关部门在引进港口项目、临港工业贸易项目时,要把货源本地化承运作为项目引进的重要指标,并明确相关鼓励政策:本市港口企业(含码头业主、货主单位)将水运业务交由本市航运企业承运的,首年运输量以50万吨为基数,超过部分按0.15元/吨一次性对港口企业(含码头业主、货主单位)予以奖励;次年以上年为基数,超过部分按0.3元/吨一次性对港口企业(含码头业主、货主单位)予以奖励。
二、行业要闻
1、船舶证明签证费等六费8月1日起取消
《中国交通报》8月1日报道,8月1日起,全国统一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的项目中涉及交通运输部门的有:船舶证明签证费、船舶申请安全检查复查费、油污水化验费、海事调解费、浮油回收费、海岸电台无线电电报电话费(含船舶电信业务岸台费)。这些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和免征后,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管理职能所需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2、干散货运价指数连创新高属短期走势
《中国水运报》8月2日报道,作为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晴雨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大幅上涨,似乎给市场带来了一丝向好迹象。不过,相关分析表明,此轮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的走高主要是源于海岬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价的高涨。
点评:业内人士普遍这种势头将不会持续太久。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运力增速大约为7%。在经济复苏无确切表现的大背景下,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被过量输入的闲散运力所拖累,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不会出现大幅改观。据研究机构预测,从明年起计划投入市场的运力将可能明显下降,运力供应对市场形成的压制性力量将逐渐减弱,行业供求关系形势会逐步改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或许会再攀新高。
3、中韩港口集装箱生产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据韩联社8月5日消息,美国物流信息公司JOC集团当日公布了对世界主要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的调查结果。中国青岛港、宁波港、大连港、上海港和天津港跻身前五位,韩国釜山港位居第八。相比之下,欧美集装箱码头生产效率较低。
点评:中国人力成本相对低廉,集装箱码头可全天运转,而欧美国家一般实行轮班制。这也是造成中国码头生产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4、2013年下半年海运市场难言乐观
《中国水运报》8月6日报道,记者日前从上海航运交易所了解到,尽管上半年国际集装箱、干散货和石油的海运量和港口吞吐量指标均呈小幅增长态势,但数据显示,主要运输市场的运力过剩加剧、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大部分航运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仍未得到改变。上海航运交易所信息部经理顾云凤表示,受此前新增运力大量投入的滞后效应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半年运力过剩的问题将依旧突出,海运市场难言乐观。
点评:下半年,市场将迎来铁矿石海运量稳步增长、“冬储煤”及美湾粮食拉动、运力增幅放缓等利好因素;但在全球经济前景尚不乐观、粗钢产量低速增长,中国钢厂深陷亏损泥潭、大宗商品贸易形势恶化等不利形势面前,消极因素力度偏强,总体难言乐观。
5、邮轮市场成水运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水运网8月6日报道,8月1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召开的邮轮工作研讨会上获悉,中国邮轮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据测算,2020年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将达到510亿元,从而成为水运经济新的增长点。
点评: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邮轮运输业发展迅速。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港口接待邮轮115艘次,2012年达285艘次,增幅达148%,年均增长16%;我国港口始发邮轮从25艘次增长到170艘次,增幅达580%,年均增长38%。乘坐邮轮出入境人数从16万人增长至66万人,增幅达312%,年均增长27%;始发港航线乘坐邮轮出境人数从1万增至21万。
6、两岸航运市场加强监管
《中国交通报》8月7日报道,近期,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对海峡两岸航运违规行为处罚的情况通报,加大了对外籍船舶非法从事两岸海上运输的查处力度,推动建立了港航、海事部门共同监管和港口企业协同管理制度。
7、民营航运企业融资难2013年下半年或会出减负政策
《中国水运报》8月7日报道,在近日由上海航运交易所主办的2013航运业融资租赁峰会上,上海航运交易所副总裁王坚敏透露,全球经济复苏放缓,2013年这个趋势没有改变,但政策方面正在趋好,诸如减免航运税费、老旧船拆解补贴等行业减负政策将在下半年出台。
点评:近几年,航运业一直在低迷状态徘徊。而近期银行业又收紧信贷,使得原本实力就很薄弱的中小民营航运企业生存愈加艰难。在这样的境况下,更加期待国家的扶持政策,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国家若推出减负政策,减免航运税费、老旧船拆解补贴等多项负担,这对于身处窘境的民营航运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8、嘉陵江再续“跨区航运梦”
《中国水运报》8月7日报道,8月3日下午1时40分左右,汽笛声中,“四川31”号拖驳船停靠四川南充河西特大件码头。这标志着从8月1日开始的嘉陵江重庆至南充段试航圆满完成,也标志着断航26年的嘉陵江跨区航运得以恢复。8月1日,“四川31”号在重庆洪崖洞码头起锚,一路经过合川、广安,然后抵达南充。在3天256公里行程中,“四川31”号拖驳轮过船闸、穿桥梁,一路航行十分顺利。
点评:今后,南充市航务管理局将充分发挥嘉陵江渠化航道的优势,争取吸引德阳的大件设备到南充下水,逐步复兴嘉陵江水运,使之成为又一条内河“黄金水道”。四川长江水运公司是大件运输的承运方,也参与了此次试航。此次试航成功,意味着他们近期可以在嘉陵江航道上航行500吨级的船。四川长江水运公司将为南充经济开发区的企业运送3000多吨的大件货物,总共有30多件,可为企业节约不少运输成本。
9、沿海航运运价创新低
《中国交通报》8月8日报道,2013年上半年,沿海航运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迷。6月份以来,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更是屡创新低,6月14日该指数历史上首次跌破千点关口,6月28日报收976.7点。整个上半年秦皇岛到上海的平均运价为27元/吨,与上世纪90年代的价格基本一致,但目前的经营成本较当时已上涨了近十倍,目前的运价水平已无法覆盖燃油和船员成本。而6月28日秦皇岛至上海运价又下跌到23.6元/吨,航运市场低迷可以用“惨不忍睹”来描述。
10、我国航运史上又一壮举中远航运首航北极东北航道
《上海证券报》8月9日报道,8月8日上午10时,中远航运“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在大连港举行,仪式结束后,“永盛轮”将扬帆起航,计划用33天时间前往欧洲。此次首航,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在我国航运史上将有划时代的意义。
点评:东北航道被誉为最经济航道,是两大北极航道之一,全程约2936海里,主要包括:穿过白令海峡向西航行,经过楚科奇海、德朗海峡、东西伯利亚海、新西伯利亚群岛北部、拉普捷夫海、Vilkitsky海峡、喀拉海、新地岛北部、巴伦支海,到达挪威北角附近,最终前往欧洲各港口的航道。
11、营改增后航运企业税负增加20%三家协会拟联名上书反映情况
《经济参考报》8月9日报道,8月1日,营改增试点推广至全国,航运企业普遍反映税负不降反增。消息人士透露,目前船东协会、货代协会、船代及无船承运人协会等三家协会正在联合起草上书国务院的报告,反映营改增全面试点后航运企业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
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表示,在营改增试点全面展开后,航运企业存在税负增加的情况,抽样调查显示,航运企业负担增加20%。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测算的数据也显示,营改增后,货物运输服务税率上调过高,物流企业税负平均增加20%。
12、干散货运市场短期向好仍将在重压下前行
《现代物流报》8月13日报道,2012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出三个高峰,除年初峰值较高外其他峰值则普遍在1100点附近。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运力暴发势头太强。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新船交付总量突破1200艘,运力总规模逼近万艘,载重吨超过一亿,运力供给增速高达12%。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受到过剩运力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挤压,未来发展情况不容乐观。目前,众多航运企业仍然陷在亏损中不能自拔,苦苦期盼的干散货运输市场复苏之日依然遥遥无期。
13、7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90127万吨增10.4%
交通运输部8月13日消息,今年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体运行平稳。据7月份快报统计,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0127万吨,同比增长10.4%,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7996万吨,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49.50万TEU,同比增长8.4%,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773万人次,同比下降9.0%。
三、区域要闻
1、山东
(1)港航上半年完成投资49亿元
《中国证券报》8月1日报道,记者从山东省港航局获悉,上半年山东港航累计完成投资49亿元,同比略有增长。上半年有4个码头竣工投产,新增深水泊位8个,新增通过能力3090万吨。
点评:山东全省港航在建基本建设项目62个,沿海52个、内河10个。其中,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工程、青岛港招商局集装箱码头1-3号泊位工程,烟台港西港区液化码头工程、烟台港三突堤集装箱码头工程上半年已经竣工投产,新增深水泊位8个,新增通过能力3090万吨、281万标准箱。青岛港老港区邮轮码头工程、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焦炭码头、烟台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东营港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2)烟台西港区大型矿石码头建成
《中国水运报》8月2日报道,7月31日,记者从烟台港航管理局获悉,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目前已建设完毕,有望8月上旬进行重载试车。待正式投产后,该码头可以承接芝罘湾港区转移过来的散杂矿石货源,加快芝罘湾港区功能置换;同时,以大型矿石码头为依托,该港区可建设成为环渤海最大规模的矿石中转分拨基地。
2、浙江
(1)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联动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8月1日报道,7月26日,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合作联席机制筹备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江、浙、沪的省级港航管理机构,湖州、嘉兴、无锡的市级港航管理机构以及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上港集团和相关服务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联动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省交投与台州市共商头门港区建设发展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8月2日报道,近日,浙江省交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涛一行赴台州,与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兵,台州市委常委、临海市委书记柯昕野等共商头门港区建设发展。
(3)舟山发放航运业临时周转资金82笔12.44亿为企业注入“强心剂”
《中国水运报》8月2日报道,当下,航运企业普遍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航运企业临时周转资金的及时到位,无疑为舟山市航运企业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截至2013年6月底,舟山市港航管理局已累计受理29家航运企业的申请,发放航运业临时周转资金82笔,使用资金规模达到12.44亿元。
(4)台州“一揽子”政策扶助集装箱经济
中国水运网8月2日报道,近日,台州市港航管理局传来消息,为在航运低迷的大环境下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该市出台《集装箱运输发展补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补助在台州港从事集装箱装卸业务的港口企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船公司、租船经营人以及港口集装箱货运代理公司,全面提升台州港口竞争力,助推“集装箱经济”发展。
按照《办法》,台州将对在台州港新开辟集装箱航线,且航线连续营运满1年、累计靠泊台州港装运集装箱满30次的船公司,按照内支线与近洋航线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50—70万。着眼于降低台州外贸出口企业物流成本,《办法》还规定:对于经营台州“弃陆走水”出口集装箱装卸业务的港口企业,按照年度完成量给予补助,其中1万标箱及以下部分,每箱补助50元;1万标箱以上部分,每标箱补助100元,全面鼓励港口集装箱运输服务台州外贸。
(5)浙江港口吞吐量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中国水运报》8月9日报道,2013年7月份,浙江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三大指标同比、环比均出现了较快增长,至此,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指标已连续4个月实现了增长。此外,由于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域当月金属矿石、石油吞吐量完成情况良好,舟山港域当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达34.5%,从而使当月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了快速增长。
(6)7月浙台海运直航港口吞吐量完成情况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8月12日报道,2013年7月份浙台海运直航集装箱吞吐量17238TEU,同比下降4%,环比下降5%;其他货物吞吐量175505吨,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3%;旅客吞吐量人1002次,同比下降78%,环比增长8%;进出港船舶合计86艘,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4%。
3、辽宁:大连港开通经满洲里至欧洲集装箱班列
辽宁省交通厅8月1日报道,满载41个外贸集装箱的大连港集装箱码头首列过境集装箱班列,从大窑湾港徐徐驶向满洲里,这标志着大连港集团从此将在欧亚大陆桥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点评:此次过境集装箱班列的开通,符合国家提出的构建多元协调的大交通体系及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要求。未来,大连港集团还将继续深化与铁路间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国际联运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丰富的外贸航线优势、大连保税港区优惠政策和东北铁路运输网络优势,重点打造俄罗斯直通运输服务通道。同时,致力于为国内及日、韩、东南亚客户提供至欧洲运输的全程产品运营方案,以期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4、福建
(1)十万吨级LNG专用码头投运
《中国水运报》8月2日报道,近日,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湄洲湾10万吨级LNG(液化天然气)专用码头迎来香港籍“闽鹭”号LNG专用船靠泊,并成功接卸来自印尼的6.05万吨液化天然气。这是该码头7月23日通过正式运行审查、取得港口正式运行资格后靠泊的首艘LNG船。
点评:作为福建唯一液化天然气进口口岸,福建LNG接收站专用码头泊位长400米,初设以8—16.5万方LNG船型为主,兼靠21.5万方LNG船(Q-FLEX船型)进行设计和建设。自2008年4月试生产以来,码头共接卸LNG船舶170艘,接卸LNG逾1000万吨,为福、莆、泉、厦、漳五地市居民和3个电厂供气。
(2)厦门港货物吞吐量增幅居全国前列
《中国水运报》8月2日报道,2013年上半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122.96万吨,同比增长14.2%,增幅居全国前列。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507.74万吨,同比增长8.8%,内贸货物吞吐量4615.22万吨,同比增长20.1%。据分析,散杂货矿建材料和煤炭保持较快增长,是拉升全港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点评:作为衡量一个国际航运中心辐射能力与地位的重要指标,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这两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国沿海平均水平,表明厦门港枢纽辐射能力显着增强。
5、江苏:连云港港与青岛港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多领域合作
中国江苏网8月5日报道,近日,连云港港与青岛港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港将发挥各自优势,同心协力做大做强港口物流平台,并在原有签订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源开发、价格服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交流,深化港口业务和转型升级等领域的合作。
6、上海:拟建大数据物流服务体系
《中国水运报》8月7日报道,日前,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将航运物流纳入了未来数据产业的研究发展规划之中。上海计划汇聚整合全球港口、货物、船舶等数据,融合多源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数据,实现航运数据共享服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现代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7、安徽
(1)合肥港将成中部集箱吞吐“大鳄”
《中国水运报》8月7日报道,近日,合肥港传来消息,承载着合肥“通江达海”梦想的合肥港综合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明年将建成投入运营,届时该港年吞吐能力将达到50万标箱,成为中部地区的“佼佼者”。与此同时,《关于加快发展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意见》近日通过合肥市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将推动合肥港向中部地区国际集装箱吞吐“大鳄”加速前行。
(2)滁州港吞吐量稳步增长
《中国水运报》8月9日报道,2013年以来,滁州港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截至6月份已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86万吨。滁州港为安徽省八个区域重要港口之一,主要承担辖区矿建材料、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粮食和农副产品等出口运输和中转运输,其中黄砂、石子、石英砂、长石粉居多。
(3)芜湖港吞吐量连增7个月
《中国水运报》8月13日报道,2013月7月份,芜湖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43.20万吨,同比增加0.9%。其中煤炭完成148.52万吨,同比增长37.2%;水泥完成204.62万吨,同比下降14.7%;矿建材料完成138.52万吨,同比增加10.5%;集装箱完成25232标箱,同比增长13.8%;外贸量完成16.57万吨,同比增长27.7%。
8、四川:泸州港2013年1—7月吞吐量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8月7日报道,2013年1-7月,泸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28.14万吨,同比增加12.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83006.25标箱,同比增加37%;煤炭吞吐量为209.9万吨,同比减少21.5%;原油吞吐量为28.8万吨,同比减少6.4%,矿建材料吞吐量为1105.63万吨,同比增长22.2%。
9、广西
(1)北海港口生产逆势上扬
《中国水运报》8月9日报道,1—7月北海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96.02万吨,比2012年同期增长15.5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74.9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2085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52%、10.34%。另外,涠洲岛港区间客运量完成913676人次,同比增长73.27%。
点评:在国际贸易运行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港口运营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广西沿海港口的防城港、钦州港货物吞吐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态势,然而,北海市港口受益于产业强劲增长和铁山港2013年1月31日获临时口岸开放的利好政策影响,1—7月全市港口生产主要指标全面增长。
(2)桂林市上半年道路水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完成56.97亿吨公里
广西交通运输厅8月12日报道,2013年上半年,桂林市道路水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完成56.9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02%,拉动全市GDP增长0.38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完成56.6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11%;水路运输换算周转量完成0.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46%。
10、湖南:长沙新港2013年7月集箱吞吐比增两成
《中国水运报》8月9日报道,日前,随着起重吊机将一个红色集装箱缓缓运至即将出港的货轮上,长沙新港7月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725标箱,同比增长20%。目前,长沙新港已发展有7条国际集装箱内支运输线,开辟韩国、日本、美西、欧洲、澳洲、非洲、南美东、地中海等数十条国际航线;每周有进出口国际集装箱航班40多个,货物通过湘江入长江经上海港口中转运往世界各基本港,形成了通江达海,遍布全球的水路网络体系,承担着长沙及湘中地区60%以上的内支线集装箱装卸任务。
四、企业要闻
1、中远投资:2季净利猛跌56%至940万美元
航运界8月2日报道,新加坡上市的中远投资(CoscoCorp)8月1日公布2013年第二季度经营业绩报告。船厂和干散货运业务的营收减少,导致中远投资今年第二季净利猛跌56%至1200万新元(940万美元)。中远投资集团营收同比减少9%至8.9亿新元,其中船厂的造船和修船业务下跌8.7%至8.77亿新元,干散货运业务则下跌10.3%至1310万新元。集团的毛利也因此而下滑18.4%至9580万新元,税前盈利锐减75%至1649万新元。
2、中昌海运:增资旗下两亏损公司
航运界8月2日报道,中昌海运3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全资子公司舟山铭邦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铭邦贸易)增资5000万元,向全资子公司中昌海运(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中昌)增资1亿元。增资完成后,铭邦贸易的注册资本将由5000万元增至1亿元,上海中昌的注册资本将由1亿元增至2亿元,公司对铭邦贸易、上海中昌的持股比例仍为100%。
3、太平洋航运:2013年上半年扭亏
航运界8月5日报道,太平洋航运日前宣布,公司2013年上半年业绩转亏为盈,获利30万美元,2012年同期为亏损1.96亿美元。期内,太平洋航运购买了27艘干散货船,长期租入9艘干散货船。如果太平洋航运履行全部已订船舶订单,自有船舶数量将从年初的37艘,上升至年末的72艘。
4、中远太平洋:角逐青岛港
中华航运网8月6日报道,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中远集团下属港口公司中远太平洋(CoscoPacific)有意赶在明年青岛港赴港IPO融资5亿美元之前投资这一中国大陆最大的原油和铁矿石进口港。中远太平洋一位发言人称,公司正在讨论投资青岛港方案,但方案还没有公布的准备。目前,公司在青岛港已经拥有两个码头。
5、东方海外:上半年亏损1526万美元
航运界8月8日报道,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8月8日宣布,今年上半年业绩转盈为亏,主要因为货柜运输业继续面对货量增长疲弱、运载力过剩及燃油成本高企的挑战。东方海外发布业绩称,截至6月底止首六个月净亏损约1,526万美元,去年同期为净利1.165亿美元。
6、渤海轮渡: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过亿元
中国水运网8月7日报道,8月1日,记者从渤海轮渡有限公司获悉,2013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93亿元,同比增长13.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52亿元,下降了11.02%。据介绍,在航运业中近八成上市公司预亏的情形下,渤海轮渡能够实现营业收入13.11%的增长,净利润实现过亿元,对低迷的航运业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振奋作用。
7、中外运航运:上半年纯利急跌92%
和讯网8月9日报道,由于近年新增运力的大量投放,全球运力已形成十分庞大的规模,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局面依然严峻,租金、运费进一步走低。不过集团通过采取多元化发展策略,积极推动程租业务的发展。中外运航运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业绩,收益按年跌12.8%至9349.7万美元,纯利161.2万美元,同比跌92%,每股盈利0.04美仙,不派息。
8、中海发展:整合油运业务
《中国证券报》8月13日报道,中海发展拟设立全资子公司“中海油轮运输有限公司”,并将公司持有的境内船舶资产等,以及将公司油运业务、相关负债、人员等转移至中海油运。这意味着中海发展将主营业务油运部分整合,或为增强在沿海油运市场的话语权,也与此前中海集团提出“将中海发展打造成从事能源运输唯一平台”的方向一致。
9、信风海运:虎门港至营口航线增至三条
《中国水运报》8月13日报道,虎门港至营口航线再添新运力。日前,随着“信风广州”轮顺利抵达虎门港沙田港区二期码头,由信风海运物流公司运营的虎门港至营口航线正式开通。这条新开通的虎门港至营口航线,船期为周班,是2012年7月以来虎门港直航营口的第三条大型集装箱班轮。此前开通的两条营口航线运营方分别为阳光速航和天津海运,均为周班。
五、海外要闻
1、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上半年增长达2%
航运界8月1日报道,今年上半年安特卫普港货物处理量达95,662,759吨,比上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液态货物量的增长尤其明显,特别是石油衍生品。港务局局长EddyBruyninckx表示,最近公布的一些投资项目,加上今年上半年的运营数据,对今年上半年的成绩表示审慎乐观。”
2、希腊:星散装航运获得8010万美元融资
《中国水运报》8月2日报道,希腊星散装(StarBulk)航运公司近日称,该公司已经获得8010万美元融资,用于支付公司下单订造的4艘节能新船的一部分金额。该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SpyrosCapralos表示,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公司得以用具有吸引力的价格购买现代节能船舶,从而扩充船队。这一融资提升了公司原有股东和新投资者的信心。
3、斯里兰卡:宣布两大港口为自由港
新华网8月2日报道,斯里兰卡财政部7月31日宣布将国内两个主要港口科伦坡港和汉班托特港设为自由港。斯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按照相关法案,科伦坡港、南端汉班托特港被列为自由港,同时临近两个港口的两个出口加工区被列为保税区,位于斯最南部的马塔拉-拉贾帕克萨国际机场也被指定为保税区。
点评:设立自由港和保税区将有利于促进该国转口贸易的发展,从事转口贸易的企业投资需在500万美元以上,未来五年内,预计这些企业每年复出口额将不少于2000万美元。
4、巴西:50个港口建设工程招标投资48.5亿美元
中国水运网8月8日报道,近日,巴西政府宣布对该国的50个港口码头建设工程进行对外招标。这些港口的总投资额为48.5亿美元,该国的私营企业可直接参与竞标,目前已有123家报名参与竞标。这些港口建设工程的投标截止日期为8月5日,开标授权日为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