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观察:与油共舞 尽显国人本色?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5-11  浏览:


  入世十年来,铁矿石话语权之争、焦炭价格整肃、稀土限制性开发等一连串全球化商业风暴,仿佛成为了中国经济年表的唯一识别点。而眼下这场风暴却真真确确地吹到了寻常百姓家。


  自3月中旬强势暴走和月末连续阴跌之后,国际油价终于在4月份借助了国际政治形势与技术型需求的推力获得可观反弹。而面对国际市场,一向以“稳定向前冲”著称的国内石油市场来说,油价依旧是不出意外地波澜不惊,甚至“稳稳地涨了一把”。


  回顾历史,从2005年3月70.24美元/桶,到2008年7月135.36美元/桶,再到2010年4月173.47美元/桶,国内油价一直难有低头。2011年,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高位振荡,中国国有石油企业竟然实现了创纪录的营收,创造了一幕“中国奇迹”。相信稍微关注一点油价新闻的人士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油价也要搞自己的社会主义特色吗?


  在石油石化企业业绩连年飘红的背后,真真确确地存在着一群苦楚无人诉的“石油埋单者”。


  由于新型经济体制下行业内外关联日益密切,目前的埋单者群体也已经不再局限于有车一族了。“蝴蝶效应”使得石油一旦进入了商品渠道就会迅速渗透到社会的每一处细节。除了表现在交通运输、境内外贸易、物流快递、假日旅游等方面之外,油价的叠加扩大效应还波及了CPI、PPI,使全民生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甚至有报道称,由于受到油价影响,近日威海市花店的鲜花平均价格上涨了三成。油价影响范围的广泛可见一斑。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国际油价的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但是业内知情人士与多数草根经济学家却不以为然。


  虽然针对油价上涨,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进行了象征性的补贴,但是这也只能给“生产生活一线”的居民们送来一丝欣慰,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国内外油价的“脱轨”不仅考验着全国居民的耐性,更考验着油价本身的存在合理性。让我们期待多一些降价的缘由,少一点涨价的借口,早日步入全球化正轨。

 

  声明:华经视点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