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7月我国医药进出口形势分析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09-29  浏览:


  近两个月来,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给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以及贸易增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由金融危机的历史数据分析,我国医药产品目前在全球市医药场成为重要环节,在原料供应和规模上不可替代,国际医药刚性需求稳定。同时,我国7月医药外贸数据好于预期,出口总量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4.54%,进口额同比增长48.35%,环比增长3.29%,进出口同步较大幅度增长为我国今年后几个月的稳定增长提供了积极的信号。


  7月医药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欧、美、日市场维持高增长,中低端医药产品市场容量有所增长


  7月份我国医药对欧、美、日市场等主要出口市场持续保持增长,对上述市场整体增速达到32.23%,其中,对欧、美、日分别增长34.31%、33.19%、23.84%,同时GTI数据显示,欧、美、日2011年上半年化学原料药进口增幅分别增长30.9%、24.4%、37.33%,大宗医药产品,尤其大宗原料药的市场容量未见饱和趋势,这与近期欧美部分国家出于财政原因而削减药品支出密切相关。为降低医药成本,欧美日等医药发达市场加大了原料药(包括部分特色原料药)、医用敷料、诊疗设备等产品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力度,拉动了我国对上述市场的中低端医药产品出口增长。


  此外,对东盟、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分别达到48.09%、37.26%、44.76%、47.94%,均超过平均市场增幅,同时,根据GTI全球海关数据分析,上述市场来源于中国的进口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在大宗原料药、中低端诊疗设备方面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长期看,我国中低端医药产品性价比优势仍将延续,全球市场份额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二、原料药出口稳步增长,西成药出口提速


  在欧美及印度市场实际需求量继续扩大的环境下,我原料药出口继续呈现出口量高位震荡,出口价格低位徘徊的格局,7月出口量同比增长29.33%,出口价格同比下降0.95%,但降幅有所收窄。目前,我国原料药月度出口相对稳定,欧美、日、印度市场容量有所扩大,巴西、东盟、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对欧盟、印度、美国、东盟等主要市场出口增幅分别达到26.21%、35.87%、23.01%、45.45%。从目前原料药出口形势看,大宗原料药品种出口数量上有较高增长,而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短期没有明显改观。主要品种方面,维生素C因供需失衡,出口持续低迷,价格已下跌至5.16美元/公斤的年内最低点;6APA近70%出口印度,从目前出口量分析,对印度出口趋于饱和,短期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基本稳定;扑热息痛因去年产能大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目前由于生产成本上升,继续挤压生产企业的利润;头孢类产品:头孢类产品出口继续恶化,7-ACA出口价格未形成有效反弹,7月又跌落至69.76美元/公斤,再创年内最低点,同时出口量急剧萎缩,同比下降39.39%,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此外,头孢三嗪出口亦不容乐观,7月出口价格持续下跌至86.87美元/公斤,苏州东瑞、齐鲁安替制药、石药等企业提高产能、扩大出口,加剧了竞争态势。


  7月份西成药出口成为一大亮点,历史上首次突破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39%,从近期出口走势看,西成药出口稳步增长趋势明显。根据数据分析,由于部分外资企业的西成药出口由物流企业代理,外资实际出口比重进一步上升,占西成药出口份额已超过60%,由此判断,跨国制药集团逐步将制剂生产向中国转移,近期规模进一步扩大,也导致我国西成药对发达国家出口呈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对欧盟、澳大利亚市场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增幅达到84.3%和1366.14%,促使我国西成药出口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三、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医药出口持续高增长,山东出口增幅回落


  近期,原料药、西成药、医用敷料、诊疗设备等产品出口连续较大的幅度增长,带动了相关省市地区医药出口增长,其中,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主要出口省市增长稳定,7月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3.66%、33.94%、44.61%和32.35%,山东医药出口有所回落,同比增幅为24.49%。


  四、医药进口创单月新高,原料药、西成药、诊疗设备增幅明显


  7月进口仍然延续了近几个月持续增长的走势,出口额达到25.18亿美元,创单月进口新高,同比增幅达到了48.35%,其中,原料药、西成药、诊疗设备分别占到进口额比重的23.88%、29.69%和26.67%,增幅分别达到42.01%、59.80%和35.40%。进口来源主要为欧盟、美国及日本,来自于三个市场的医药进口占进口比重的73%,从我国医药市场的继续扩容的长期趋势看,医药进口中长期仍将有望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