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美国强生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旗下的麦克尼尔公司宣布召回著名止痛药布洛芬约1200万瓶。强生此次是从零售渠道召回包括布洛芬药片、布洛芬胶囊在内的59个批次的3种布洛芬。召回的原因为:通过布洛芬药品样本测试,在接近药品保质期最后期限时,一些药片不能按照预期迅速溶化。本批次召回不涉及中国。
“国外品牌将最好的产品销往中国,中国不存在问题产品”成为最大讽刺,国人也许早对这种双重标准麻木了。历数2009年9月以来的强生召回事件可知,本次召回批次仍不涉及中国并无过多意外,因为自2009年9月开始,强生进行了高达20多次的召回事件,仅有一例涉及中国,而这仅有的一次却 “姗姗来迟”,也“情非得已”。
2009年以来强生召回事件
日期 召回事件 2009年9月 召回57批次儿童药品 召回5批次泰诺关节炎药 召回54批次泰诺关节炎药 召回500批次泰诺等非处方药 召回泰诺林、布洛芬、仙特明等抗过敏及解热药物 召回仙特明等40多个批次药物 召回43种儿童用药 召回包括泰诺在内的多批次非处方药 召回21批次的泰诺、可他敏及美林等非处方药 召回10万盒隐形眼镜 召回近4000盒强生隐形眼镜 召回泰诺等药品 召回16批次“Acuvue”一次性隐形眼镜 召回930万瓶泰诺感冒药、约400万盒儿童抗过敏药可他敏和约80万瓶儿童止痛药美林 召回49.2万盒隐形眼镜 召回泰诺等4700万件药品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距离英美日三国召回BVL公司生产的药物万珂,时隔一年又二十天,国家药监局终于在今年的12月8日发布公告,宣布召回BVL生产的另一款药物凯莱,并在华停止销售万珂。虽然强生在华公司杨森宣称此次召回和停止使用完全是强生出于承担责任考虑,并非监管部门要求召回。但这个说法并无太大的说服力。
不自爱,岂能要求他人爱?2010年春节后,国家药监局曾在强生全球召回泰诺、多瑞吉等多种药物之际,介入调查,最终登出相关的药品使用规则和风险警示,并未发布召回公告。强生方面,则未传出任何对其在华工厂进行检查的消息。
华经纵横长期从事医药行业的研究,针对强生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额原因作出以下研判:强生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的关键问题不可能在于产地,而是在于产品质量标准。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采用双重生产质量标准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中国现行的GMP标准肯定不如欧美严格。在欧美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不一定就通不过中国的GMP标准。如果在中国,无论是对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不可能采用两个标准。 中国目前的药品召回体系没有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控,在检查上面也有瑕疵。在产品符合中国GMP规范的前提下,强生召回与否则更多体现在其社会责任方面,但这种社会责任是无法要求的。
令人痛心的是,不仅仅医药行业存在双重标准事件,汽车、家电等等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究其原因还在于我国的产品质量标准与其他国家存在差距。而我国的质量标准是机遇国内多数企业制定的,如果按照欧美日等国的标准,相信多数国内企业也不符合要求。因此,还需要总根本上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科研实力,提高本土企业的制药水平。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