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2012年1-10月,医药行业继续保持稳健运行。从主要运行指标来看,投资增速高位放缓,利用外资形势略有改观;增加值增长率继续回落,中成药产量有所回升,化学药品原药产量时隔两个月后重回负增长;企业销售进度明显放缓,终端消费有所降温;进出口贸易有所回暖,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出口交货值增速重回个位数增长;生产价格已连续两月同比下降,消费价格低位触底回升,零售价格指数再创新低;新订单增长拉动行业利润衍生指标显现向上拐点。
二、医药行业投资情况
2012年以来,受实施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推动,医药行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投资占比持续扩大。1-10月,医药行业投资高速增长的势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医药行业完成投资额2,865.70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较2012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5和5.8个百分点;医药行业投资额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为0.98%,占比较2012年1-8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扩大0.01和0.11个百分点。
截至2012年11月14日,我国已核发新版药品GMP证书518张,其中国家局核发证书112张,各省局核发证书406张。从调查数据来看,2013年年底前或将出现企业扎堆申请通过新版药品GMP认证的情况,因此,预计未来1-2年内医药企业用于技术改造的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45%左右。
2012年以来,医药行业利用外资形势总体较为严峻,外资合同项目数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持续数月负增长,占比也有所萎缩。1-10月,医药行业利用外资形势略有改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医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86个,同比下降10.4%,已连续12个月下降,但降幅较2012年1-9月缩窄7.0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是同比增长1.1%;医药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为0.43%,占比较2012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扩大0.01和0.03个百分点;医药行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71,693万美元,同比下降23.1%,已连续9个月下降,但降幅较2012年1-9月缩窄0.5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是同比增长9.7%;医药行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为0.85%,占比较2012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缩小0.01和0.25个百分点。
三、医药行业生产情况
2012年10月份,在整体需求仍然不振以及产能过剩的制约下,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继续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3.4%,环比和同比分别回落0.8和4.9个百分点;2012年1-10月,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4.7%,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
2012年以来,化学药品原药面临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双重压力,企业开工意愿明显降低,产量增长萎靡。10月份,化学药品原药产量时隔两个月后重回负增长,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生产化学药品原药21.66万吨,日平均产量6,987.10吨,同比下降2.1%,而2012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为同比增长5.4%和31.6%;2012年1-10月,生产化学药品原药224.97万吨,同比增长6.1%,增速较2012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3和17.3个百分点。
2012年10月份,中成药产量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与上年同期的高速增长仍有较大差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生产中成药24.63万吨,日均产量7,945.16吨,同比增长24.5%,增速较2012年1-9月加快6.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2012年1-10月,生产中成药235.81万吨,同比增长10.7%,增速较2012年1-9月略快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24.5个百分点。
四、医药行业销售情况
2012年10月份,受限价政策及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影响,企业销售进度明显放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医药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478.36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较2012年9月份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4.7和11.1个百分点;2012年1-9月,医药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3,318.43亿元,同比增长20.0%,增速与2012年1-9月持平,但较上年同期回落10.2个百分点。
2012年10月份,受公立医院改革及医保控费政策的影响,医药市场消费有所降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中西药品零售额400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较2012年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6和6.6个百分点;2012年1-10月,中西药品零售额3,889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较2012年1-9月回落0.7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
从往年数据来看,由于经销商通常在季度末会加大向终端压货的力度,导致9月份的环比基数较大。但与往年相比,2012年10月份中西药品零售增速环比下跌的幅度过大,这或与与年底医院加大控费力度有较大关系。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已经施行了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医保控费已经成为医改的核心内容。随着新付费机制的推广及深入,2012年年底成为医院与医保局结算的关口,在前三季度费用支出较高时,为不超过全年的医保额度,不少医院通过在第四季度减少药品使用来达到突击控费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医保付费机制的变革已经在多方面重塑医院行为模式,医院的用药习惯和偏好都在发生转变。
五、医药行业进出口情况
2012年以来,国际经济整体萎靡,欧债危机日趋严重,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渐凸显。受此影响,我国医药行业进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反映了国内医药市场需求较旺和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逐步显效。1-10月,医药行业外贸形势有所回暖,但仍不及上年同期水平。国家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1-10月,医药行业进出口总值为21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2012年1-9月回升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9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增速与2012年1-9月持平,较上年同期回落9.1个百分点;进口额11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增速较2012年1-9月回升3.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3.6个百分点;贸易逆差15.77亿美元。
综合分析,当前的医药外贸形势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处于世界医药主导地位的欧美市场经济萎缩,导致医药外贸增长乏力;其次,由产能过剩引起的价格竞争对大宗原料药出口影响较大;再次,印度、巴西等主要竞争对手国家的货币贬值进一步降低我国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经济发展不景气时,贸易保护和非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应增加,对医药外贸发展形成障碍。受全球经济缓步复苏及医药消费刚性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2年全年医药行业出口增速将有小幅反弹,但由于外贸环境疲软、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以及成本压力上升的影响长期存在,预计未来1-2年内医药行业出口增速难以出现较为明显的回升,出口对行业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行业需亟需加快自主创新与结构调整。
2012年3月份以来,受全球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国内医药原料药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招标采购中竞相压价的影响,医药行业出口增速维持个位数增长,自7月份开始触底反弹,并于9月份恢复至两位数增长,10月份,医药行业出口未能延续上月的增长趋势,增速重回个位数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医药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0.54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2012年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1.2和11.9个百分点;2012年1-10月,医药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25.28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2012年1-9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和8.7个百分点。
六、医药行业价格情况
2012年以来,政策性限价、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引发企业竞相降价以及产能过剩导致大宗原料药价格低迷造成医药行业生产与消费价格总体下降。10月份,医药行业生产价格逐月下滑,涨幅已连续两月同比下降;医药行业消费价格触底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医药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2%,与上月持平,而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2.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较2012年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缩小1.7个百分点,其中,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同比上涨2.2%,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西药价格同比上涨1.0%。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明显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云南三年连续干旱造成中药材不同程度减产,供应紧缩带来市场价格的上扬;另一方面,中医药养生保健在治疗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国人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广泛认可拉动中药材价格上涨。
2012年以来,在中西药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背景下,受药价调控政策的影响,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持续下行。10月份,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逐月下滑至2010年以来新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0月份,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价格环比持平,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增幅较上月和上年同期分别缩小0.1和3.0个百分点;累计同比增长2.3%,增幅较上年同期缩小1.7个百分点。
七、医药企业经营情况
10月份,医药制造业综合PMI指数为53.7,较上月提升1.3个百分点,行业景气度上行。新订单增长拉动行业利润衍生指标显现向上拐点,这也是继5月之后第二次利润趋势指标显示向上拐点。分项指数来看,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95,较上月有大幅提升,但仍处于去库存区间;出口订单指数为53.5,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增长,但主要为国外节日临近季节性因素所带动,新订单继续增长;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影响,原材料库存增加较大,主要原因是采购旺盛,库存量持续走低;购进价格指数为56.5,较上月的64.37下滑幅度较大,显示价格仍旧快速上涨,但幅度有所减弱。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相关研究成果《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