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华经纵横:三七价格频繁波动谁受伤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2-07-06  浏览:


  2007年初,三七的价格是每公斤45元左右,到2009年涨到100元/公斤左右。2011年4月份价格上涨到370元/公斤。今年3月份20头三七才600元/公斤;到了6月,20头三七的价格飙升到880~900元/公斤,浙江义乌市场上20头三七的零售价格更是突破了1200元/公斤大关。云南天气干旱导致三七减产,再加上之前的库存已经消耗完,而市场需求远远超过了供给,导致了价格的不断上涨。


  三七价格的持续上涨不仅不利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而会破坏行该业的健康发展。原因如下:


  三七种植户受害


  根据经济内在规律可知:现在三七价格上涨,种植者收入增加。三七种植面积会大量增加,产量也会增加。当三七供给超过需求后,价格便开始下降,此时种植户收益减少。农户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减少。三七又处于供需平衡状态。由于三七种植周期较长,相对于价格变化有滞后性,三七供给继续下降,此时供给小于需求,价格又开始上升。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三七价格和产量周期性变化。这样种植户的收入无法得到保证,也就无法保障三七的稳定供给。


  制药企业受害


  三七价格持续上涨给制药企业带了巨大压力。血塞通系列产品和复方丹参系列产品是三七需求量最大的。血塞通系列除3家血塞通粉针生产企业,口服制剂除血塞通滴丸、血塞通软胶囊两个产品还有一定盈利外,口服制剂除产品几乎全部亏损,生产企业只有采用降低生产量来渡过难关。复方丹参系列除复方丹参滴丸还能维持盈利外,传统的复方丹参片亏损严重,大部分生产企业都只能停产。为了缓解三七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一些制药企业纷纷到云南投资建立三七种植公司,自己储备三七以保证供给。三七价格上涨首先增加了药企的成本,降低了利润,甚至是亏损;其次造成三七制剂的大量减产,影响到了市场供给;也造成企业在三七供给上占用过多资源,影响了新药研发力度。总之不利于药企的健康发展。


  创造投机机会加剧价格波动


  此外三七价格的波动也给投机倒把者创造了机会。一些投机者在三七价格低的时候大量收购三七,等到三七价格大幅上涨后又开始抛售。这些投机倒把活动油加剧了三七价格的波动。


  三七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该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三七又是需求量大必不可少的中药。因此我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障三七产业的健康发展。


  华经纵横长期从事医药研究,建议我国成立三七协会,对三七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协会根据历年下游需求情况,从而确定主产区的种植数量,消除三七产量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在天气干旱减产之年,制定合理的价格,防止过快上涨;在丰收之年,以保护价格收购,防止价格的大幅下跌。

 

  声明:华经观察属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授权于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使用;如需转载请保留原意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编辑: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