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年2季度汽车行业政策环境综述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3-08-20  浏览:


  2013年2季度,汽车行业政策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经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评议论证,工信部同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报送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备案,自此我国三个甲醇汽车试点省市的试点方案全部获得通过,甲醇汽车推广试点有望全面铺开;第二,为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上海市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政策,企业和个人自建充电桩均可获得最高30%的补贴,补贴政策将进一步拉近电动汽车和消费者的距离,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进。


  一、工信部同意陕西甲醇汽车试点方案备案


  2013年6月14日,经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评议论证,工信部同意《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报送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的请示》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陕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指出,《西安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宝鸡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咸阳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榆林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汉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符合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总体要求,需按专家组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工信部指出,试点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按照限定地域、限定燃料、限定用车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家及科研机构支撑作用,完成对高比例甲醇汽车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评价,提出甲醇汽车发展的政策建议。工信部还要求,要加强对试点实施的组织领导。按照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实施计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试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要切实加强试点安全管理。坚持积极稳妥、安全第一的原则,把试点方案提出的安全保障计划落实到各项具体措施中,确保安全运行。此外,还要加强技术数据管理。坚持科学可信、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建设试点技术数据库,做好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和评估工作,并定期上报。


  近两年,我国电动汽车推进缓慢,混合动力技术也仍不成熟,因此易实施、见效快的替代燃料技术方案逐渐引起关注,尤其以甲醇为代表。甲醇汽车就是以甲醇作为主要燃料的汽车,也能以汽油或汽油-甲醇混合物为燃料,可以由普通汽车改装而成。目前世界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甲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从短期来看,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是我国替代汽油和柴油的一种选择;从中远期看,甲醇替代燃料的应用对我国能源安全也具有战略意义。


  我国开展甲醇汽车研发和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不少省、市及企业积极参与,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十一五”以来,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逐步发展,《车用甲醇汽油(M85)》和《车用燃料甲醇》两项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甲醇汽车开发、试验等活动取得积极成果,柴油机技术取得突破,为甲醇燃料代替柴油提供了可能。但多年来由于社会上对甲醇汽车的甲醛排放、安全性等问题存有争议,总体上进展不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后,针对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及日趋紧张的石油供给形势和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从2009年起启动了甲醇汽车相关研究工作,重点开展了高比例甲醇燃料替代汽油、柴油研究,组织专题研究组对甲醇汽车所涉及的能源、环保、安全、技术、经济等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排放检测对比实验,开展甲醇汽车安全性评价,提出了甲醇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我国甲醇汽车应用实践多年,已形成了从技术到产业化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因此针对甲醇汽车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积极稳妥推进高比例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试点评估验证甲醇汽车的技术和安全性,从而促进甲醇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山西省是我国开展甲醇燃料及汽车研发和推广最早的省份,自2001年起,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甲醇燃料产业化推广工作,目前全省已建成高比例甲醇燃料加注站数十座。上海市目前已具备了甲醇汽车制造、甲醇燃料生产、甲醇燃料发动机技术研究等有利条件。陕西省自2005年起,开展了甲醇燃料试点推广工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已建成甲醇燃料调配中心7座,具备了产业化条件。这三个省市在多年来研究和推广甲醇燃料及汽车的工作中已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符合具有甲醇资源、具备较强技术条件、拥有较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对甲醇汽车发展高度关注和重视等多个条件,并且有相关的规范和政策配套,具备了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被工信部选为甲醇汽车试点地区。试点工作从2012年2月开始进行,分为前期准备、组织实施、验收总结三个阶段。试点时间为2至3年,后期将视试点工作进展和对试点运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后再确定是否扩大试点或延长期限。试点工作严格按照限定地域、限定燃料、限定用车的基本原则进行。


  2012年1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决定在陕西、山西和上海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2013年1月和2月,工信部分别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上海市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批复两个城市将方案修改完善并上报当地政府批准后开始组织实施。而6月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陕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也完成了对陕西省甲醇汽车试点方案的批复。自此,三个试点省市的试点方案均获通过,试点正式进入全面开展时期。

表 2012-2013年甲醇汽车试点大事记
 

时间事件主要内容
2012年1月工信部《关于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印发为全面科学评价甲醇燃料汽车技术现状、积累甲醇汽车运行管理经验,工信部决定在陕西、山西和上海等三省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
2012年3月工信部《2012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印发《工作要点》称,组织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印发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通知,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部署启动全国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加强各地区工作交流,指导和推进山西省、上海市、陕西省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加强基础性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的开展。
2013年1月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审议论证会在京召开上海市和山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主管部门汇报了甲醇汽车试点运行准备情况,介绍了试点实施方案。与会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议,一致同意通过上海市和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备案审查。
2013年1月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印发为全面科学评价甲醇汽车试点运行情况,规范试点技术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技术数据科学可信,工信部部组织制定了《甲醇汽车试点技术数据采集管理办法》。
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上海市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工信部批复,《上海市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符合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总体要求,请按专家组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工信部批复,《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符合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总体要求,请按专家组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2013年3月山西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正式启动 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晋中市人民政府主办,晋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承办的山西省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启动仪式313日在晋中举行。  
2013年5月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审议论证会在京召开相关负责人听取了西安、宝鸡、咸阳、榆林、汉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准备情况和试点实施方案汇报。与会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议,一致同意通过西安、宝鸡、咸阳、榆林、汉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备案审查,建议5个城市尽快启动甲醇汽车试点运营。
201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陕西省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备案的复函工信部批复,《西安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宝鸡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咸阳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榆林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汉中市甲醇汽车试点实施方案》符合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总体要求,请按专家组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甲醇汽车试点的开展,有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节约车辆营运成本。此外,开展甲醇汽车试点还有利于开拓甲醇市场,促进部分地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经过两到三年的试点工作,试点城市有望完成对高比例甲醇汽车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的全方位评价,通过收集的数据,可以进一步明确甲醇汽车产品相关技术规范,有利于建立甲醇汽车相关标准体系。而试点中的各种反馈信息,也能总结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和管理的大量经验。甲醇汽车的规模推广在试点后有望全面铺开。不过,目前甲醇汽车的推广还存在多方阻力和困难。如何突破车辆技术难点、规范甲醇燃料质量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试点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上海出台电动汽车充电桩补贴政策


  为鼓励使用新能源车,上海市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补贴政策,企业和个人自建一个充电桩,最高可享受30%的补贴,成本可降至4200元左右。据上海市电力公司相关人士介绍,2013年年初市场上一个充电桩的售价约为1万元,目前已下降到6000元左右,现在政府出台最高30%的补贴政策后,安装一个充电桩的成本就可降至4200元左右。此外,使用充电桩电价不仅可享受居民电价,还能享受峰谷电价。如果在夜间充电一次,电费约为5元,可续航100公里左右。据了解,所有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都可在购车时提出相应的申请,电力公司将分区布点为用户安装充电桩。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推广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阻力便是价格,这包括新能源汽车本身的价格以及配套设施的价格。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都进行不同程度的价格补贴,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购置成本,部分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但充电桩的高昂价格仍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对充电桩进行补贴将进一步拉近电动汽车和消费者的距离。


  在全球能源紧张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成为各车企追捧的对象,各国为了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电动汽车及配套设施一定的补贴。以美国为例,美国实施的电动汽车减税政策,对于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个人消费者采取的税收减免为其费用的30%,最高限额为1000美元。而对企业来讲同样在建设充电站时享受30%税收减免,最高限额为3万美元。尽管2012年此项政策被取消,但2013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决定恢复这项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的联邦补贴。据媒体报道,与该条款同时获批的还包括:购买两轮或者三轮电动车可以获得电动车价格10%的补贴,最高额度为2500美元;用于汽车燃料的压缩天然气可以享受50美分/加仑的税收减免;生物燃料和可再生燃料制造商可获得1美元/加仑的税收减免;1.01美元/加仑的纤维素生物燃料税收减免时限延长;2.2美分/千瓦时的风能税收减免时限延长一年;购买节能设备可获得税收减免等。


  不难看出,价格补贴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手段之一。本次上海充电桩补贴政策的推出,一方面将促进本地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另一方面,也将对其他城市起到标杆作用。但我们仍需看到,用价格手段推广新能源汽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消费需求,但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仍需要做到多种手段结合使用。目前,不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尽管政府在价格上大力补贴支持电动车,但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显得较为乏力。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价格补贴,我们还应该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上给予更多的方便,例如在停车、上牌方面给予优惠,适时适量地完善公共充换电设施等。而最重要的,则是在技术方面多下功夫,制造出质量更过硬、驾驶体验更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只有质量上乘、使用便利和价格经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才能够全面展开。